为推动我院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我院于2024年10月30日下午15:30至18:00召开“吴克敬《周原纪》读书分享会”学术活动。本次活动为我院师生与《周原纪》作者吴克敬主席近距离学术对话搭建了交流平台,活动由我院院长韩伟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的多位教师和学生参与此次活动,整场活动交流深入,探讨激烈。
首先韩伟院长进行读书会致辞,并对吴克敬主席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韩院长表示,吴主席近些年的创作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吴克敬现象”,是值得我们学术界所关注的一种现象。其次,韩院长介绍了我院教师所做的有关吴克敬主席的研究成果。最后,韩院长宣布本次“吴克敬《周原纪》读书分享会”正式开始。
第一位分享的是我院的王昱娟老师,她的发言题目是:《从“故乡”出发——吴克敬的纪实与虚构》。王老师首先从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来谈《周原纪》的文体实践,着重关注风先生的形象和其叙事功能,风先生来自《诗经》—《风》《雅》《颂》,在《毛诗序》中:“《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在《周原纪》中对“风”的诠释与此契合,“风”本身是王者的教化,它并不具有强制性,又与现时意识形态的召唤和认同结构相呼应。其次,从地域文化角度探讨《周原纪》的“纪”的新与旧,它类似于古代文学中的“记”,又与小说的体例相结合,这一形式具有创新性。由于《周原纪》以讲述历史文化和地方风志为指向,造成其语言较为冗长,间接造就了历史的厚重质感,也反映出语言表达的自然状态。最后,《周原纪》是一次回到故乡的创作,作品中的故乡具有三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指涉文学的地域属性,因而带来现实主义传统的叙述。第二层含义是通过刻画成长于这片土地的鲜活人物来让读者无限接近历史源头,第三层中饱含纪实与虚构,为文学世界进入现实世界找到合理路径。王老师对吴克敬主席之后的作品满怀期待,期望他能创作出离当代青年读者愈来愈近的文本。
第二位分享的是我院的王鑫老师,她的发言题目是:《“为故乡作传”:〈周原纪〉的文化考古巡礼》。王老师主要从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首先是事件性和自然性相交融的“风景”,作品描绘了周原台地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选取了典型的场域和人物,比如封神台和姜子牙,五丈原和诸葛亮等。吴主席用奇幻的想象构建亦真亦幻的景象,风景的事件性从厚重的历史典故中得到激发,风景的描绘唤起我们尘封千年的历史文化记忆。“风景”的自然性表现了古今视野的交换,历史遗迹,历史人物以及山水风景、民俗仪式糅合交织,延续周原文明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的联结,也实现了风景的历史事件性与自然日常性的连接。其次,人文拔萃的书写贯穿周原文化的思想内涵,梳理了周原文明长河中的人文思想脉络,贯通了中华文明精神遗产。中华民族的家国制度、社会秩序、哲学思想、民间伦理均映现在周原故事中,作品以古鉴今,探究历史演进中求同存异、文化汇通的成功经验。最后,器物珍粹是历史性和审美性并存的文化符号,器物镌刻的图腾符号不仅具备艺术审美性,更是随着岁月积淀积累成集体无意识参与的民族文化历史的生成。在形式上,全文各篇都以《诗经》作引,为作品带来诗意的美感。作品通过风先生全知全能的历史视角,实现了小说为故乡周原作传的客观周正的全知视野,也为小说带来现实关照性。综上所述,《周原纪》是一部从文化风景、人文思想、人文符号来展现周原的文化面貌,生动描摹周原的古今和人地关系的一部佳作,是一部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个人性的优秀作品。
第三位分享的是我院的崔若男老师,她的发言题目是:《文明探源,文化寻根——读〈周原纪》。崔老师主要就两个部分来探讨作品,第一部分为文明探源,借风先生形象来描绘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风先生”是超越时间、空间的个性的存在,作品中抓住“风”的独特意义,融汇大地之风与人间之风,风先生的独特性在于他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智慧与哲学的象征,是连接古今的桥梁。通过风先生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周原乃至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这部作品借神话传说来重新寻找民族精神。《周原纪》开篇讲道:“周原是古老的,古老的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周原是新鲜的,新鲜的中国精神的坚实基础。”在作品中能感知到作品对民族精神的探寻以及希望民族精神延续到当代的追求。作品中描绘了众多神话,炎帝拓荒耕种,姜子牙自封醋坛神,后稷发明谷物等等,这些神话不仅存在于文献故纸堆中,还存在当下,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下的存在。《周原纪》的神话传说不仅增加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内涵,展现了古周原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作者尝试去追溯和重建民族精神的表现。
第四位分享的是我院的赵婉彤老师,她的发言题目是:《主体互构与乡愁隐喻——〈周原纪〉的多维情感空间》。赵老师认为“恋地”是小说《周原纪》的核心主题,“乡愁”是这一主题的深层内涵。首先,乡愁是对个体经历的回首,《周原纪》将历史人物塑造的视野从惯有的前台结果展示转移到后台的细节呈现,虚构的细节却实现着情感的真实还原,也对地方文化进行了来自不同维度的深刻阐释,使读者对周原文化在情感、历史等方面实现认知的闭环。乡愁是对过去时光的遥望,无论从学术维度的纵向还原,还是从历史文化的史鉴方面,还是从交叉视角的横向建构以及民族文化的视野方面,《周原纪》不仅是吴主席对周原文化的深度阐释,还将其自身经历融入历史之中,从文学非虚构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人的历史与一个民族的历史相交融的过程。乡愁是对父母亲情的眷恋,在《周原纪》中洋槐花是妈妈的花,洋槐花麦饭是妈妈的味道,作家将个体情感经验放在民族历史文化背景语境中,从个体对母亲的依恋上升到群体对民族母亲的依恋,从而建立起亲情意象的民族视角。最后,乡愁是对民族历史的关照,《周原纪》不仅表现了周原的历史文化,还在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对现代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作品立足辉煌壮阔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着力打通古今之间的关系,强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周原地区先民们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激励我们在当下现代文明建设中不断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第五位分享的是我院的廖宇婷老师,她的发言题目:《诗性智慧与历史记忆:〈周原纪〉“神性之爱”的文化意涵》。廖老师认为吴主席的《周原纪》与之前作品相比极具创新性,作家用冷静客观的笔触表现着对周原地区历史文化的深沉爱意,感受到了吴主席对周原地区绝对的热爱,是一种形而上的、柏拉图式的爱意,这种情感在作品中默默地、无声地流动。《周原纪》不再似之前的作品描摹小人物的生活情状,站在历史和文化的端口上回溯历史,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家在努力地开掘周原上的人心与文化的结合,塑造出具有民间特色和地域文化的人物精神和人格。风先生和叙述者“我”同时在场是作品的一大创新之处,为作品增添众多光彩,作品中对“风先生”诗性的表达为我们传递了活化的历史,不是刻板僵滞的历史,是鲜活的、极具感染力的艺术的复现,风先生像一个智者,具有神性之爱,像一个地方老者来评判这一方土地的万事万物。《周原纪》具有鲜活的民间性、本土性和地方性,其间能够感受到作家悲悯的情怀,用质朴的笔触去描摹周原的高尚和卑微,疼痛与甜蜜,失落与温馨。最后,廖老师指出《周原纪》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多重维度,践行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宏伟目标。
第六位分享的是我院的邓艮老师,他的发言题目是:《〈周原纪>在历史非虚构与现实非虚构之间》。邓老师主要从这本书形式的角度来分享他的阅读体验。邓老师首先谈到非虚构的文学创作当下仍然是具有方兴未艾的趋势,他提到了近年来中外多位非虚构创作的作家,认为当下学界有关非虚构仍存在较多争论,认为非虚构仍然与有关真实的伦理信仰相关联。同时,邓老师认为非虚构可以看作是虚构文学的一种,认为历史非虚构是基于历史性的纪实性文献,这些文献可以起到巩固文本风格的作用,同时他认为现实非虚构是作者与叙述者的合一,来为文本的真实性担保。其次,关于风先生的形象,邓老师认为“风先生”的形象是被叙述者“我”叙述出来的,即“风先生”和叙述者“我”在大部分程度上是重合的。同时提到了风先生人物形象所具有的独特性,他是从历史深处走来,没有“风先生”,文本的叙述也就无法展开,这也体现了作家创作的叙述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风先生,看作是叙述者的另一个人格,借助这一形象,可以把微观的历史和现实的细节看得更为清晰,不断地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他认为作家通过风先生,把作家的主体意识介入到历史与现实之中,可以体现了作家作为当代人的主体意识和现实关照,可以使历史更加开放,也可以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面目。最后邓老师认为《周原纪》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具象化呈现,使读者在回望“回不去的故乡”的同时,更好地展望未来。
第七位分享的是我院的赵周宽老师,赵老师从四个方面对《周原纪》做出评论。他首先指出,本书是作者一往情深的“还乡之旅”,通过周原人、事、物的书写,作者穿越历史烟云,从精神上返回到周文化的源头,这个源头还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作者详细讲述了源自“诗三百”的“风教”传统从周原盘旋而出,孕育中华文明的历史线索。其次,本书完美展现了作者的周原乡情与家国情怀的深度交融。在对周原文明的历史溯源中,整个中原文化甚至中华文明的经脉也历历可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主潮中,以周原一点辐射中华文明全景的史识,尤见作者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担当。再次,在《周原纪》这本书的历史叙事中,缘机应物而起的哲思与史识随处可见。赵老师最后用“风情万种”概括了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指出作者在书中以人格化的风先生为精神伴侣,以“风教”传统对中华文明做出整体性的解释。作者以“风教”作为理解和重述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显示了其文明更新的自觉意识。关于本书的叙事方法,赵老师指出了风先生作为一个虚拟角色和一种叙事方法在小说叙事中的创新意义。风先生的全知视角和“我”与风先生的“心心相映”,既开拓了叙事的视野,丰富了叙事方法,也对以文学的方式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八位分享的是我院的孙霄老师。孙老师首先忆起自己参加吴克敬老师《新娘》新书发布会和《乾坤道》新书发布会的感受,认为吴主席的每一次创作都在创新和突破,能给读者带来惊喜的阅读体验。其次孙老师将《周原纪》与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进行了比较阅读,她认为《周原纪》这部书谋篇布局十分宏大,实现了一种神与物的交融,在追溯历史源头的同时,立足于当下思考未来精神源头的发端,尤其是书中的风物、自然和人文的精细考察和深入探究,使读者体悟到在历史的纵深里文化的厚重与流传,体现出著者严谨的学术追求。同时《周原纪》这部作品既述且评,具有贯通古今的视野和含蓄蕴藉的审美关照,尽管是在对历史进行回望,但望向的却是人类的未来,字里行间浸润着著者的生命体悟以及对现代意义的强烈关怀。最后,孙老师指出文明的发展是在于超越性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出现伟大的“轴心文明”,她认为《周原纪》的“以文化人”追根溯源,使读者感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且呈现出一种古老而清脆的声音,使历史与现实之间呈现出交融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所言“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九位发言的是我院的李青老师。李老师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认为《周原纪》顺应了文学发展新语境的要求,作品以丰富考古和历史资料为依托,将时间的纵向纬度和空间的横向纬度相结合,将中华文脉内化于小说的书写中。风先生作为周原文化情感的代言人,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在风先生之外作品设置另外一个重要的叙述主体“我”,“我”是周原当代文化自信的亲历者和周原寻常百姓的一员,风先生和“我”形成双重主体的互构关系,共同搭建小说的多维情感空间。认为吴主席的作品实现了历史和文学的有效结合,充满趣味性,能够吸引众多当代读者。吴主席利用双线叙述呈现出历史、文学、哲学等丰厚的知识体系,具有丰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第十位发言的是我校欧洲学院张世胜老师。张老师从自身专业谈起,认为吴主席《周原纪》的多语种翻译有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其中《周原纪》的方言翻译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跨越民族和地域的限制,以求唤起人类共通的文化情感。《周原纪》是为故乡作传,吴主席以生动的笔触记录周原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也需要专注于如何满足当代青年读者的阅读期待,让其具有更深刻的时代价值,《周原纪》的主题若能突破地域界限,联结人性的视角,将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十位教师代表发言结束后,接着由我院六位研究生代表进行发言。
第一位发言的是202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高科同学,他的汇报主题是《〈周原纪>一曲民族记忆与文化寻根的雅乐》。他认为《周原纪》是一部立足当下、连亘古今、为西府大地立传的长篇小说。作家以《诗经》入题,以宝鸡本地代表性历史人物为主要素材,借“风先生”之口,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周原文明进行评述。整部书以诗画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从古至今生活在周原地区的人们成长奋进的壮阔图景,其间夹杂着对历史传说、文物故事的旁征博引,勾勒出一幅历史悠远绵长的文化风景图。它是站在周原文明的立足点上,探寻中华文化传统根脉的一部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商品经济大行其道,传统文化日渐式微,这部书不但在陈述文化蒙尘的这样一个社会现实,更是在为周原文化发声呐喊,是新时代文学语境下,当代文学的“寻根实践”,整部书打通了三秦大地上的文学、历史、考古、宗教等方面的关系。这部书通过保存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来确认文化的连续性,并以此重构后人的文化身份,这些关于周原的文化记忆塑造了我们理解的历史和现实,也提供了我们反观自身和世界的崭新视角,在这个焦虑的时代,由于文化失根,大多数人表现出了一种无法确证和认识自我身份的无助感,为今之计,只有以史为鉴,在充满冲突与断裂的当今社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力量,为这个焦虑时代的人心开一剂良方,《周原纪》整本书显示了作家对缓解当代人的精神危机与延续传统所做出的努力。整本书奏响了一曲民族记忆与文化寻根的雅乐,是一本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大书。
第二位发言的是202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郭丽君同学,她的汇报主题是:《〈周原纪>文学想象与历史叙事的结合》,她从文学和史学两个视角切入,认为《周原纪》不仅是关于古老周原历史文化的记录,更是在文学的想象中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甚至重新经历历史。她指出《周原纪》中详实的史料展现出了周原大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她认为吴克敬先生将《诗经》中的“风先生”拟人化,让风先生与作者带领读者“看”周原大地的历史,在对话中将发生地过的历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加入了《诗经》等诗词的吟诵,民谣和神话传说等要素,将考古资料与文学创作结合,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在周文王、周公旦、班超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刻画上,将叙事和评述结合,其中蕴含着吴克敬作者本人的人生思考,让历史变得鲜活。这种全新的文化表达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范式。最后,她认为小说是对当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做出回应,也是文化自信的表达,作者写到农耕文化时提到的现代农业种植和生态旅游景区,以及古遗址的保护和发展,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是立足于当下,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
第三位发言的是202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孟亚宁同学,她的汇报主题是:《〈周原纪>探识周原故事,回望中华文化根脉》,她认为《周原纪》不仅是吴克敬文学创作的新探索,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作家凭借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历史底蕴,将古周原的山水遗迹、历史故事与传说融合,绘就了一幅古老而生动的周原图景。同时,作家以现代视角融合《诗经》等文化典籍,实现了古今对话,重建了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弘扬了人性的真善美。这源于作者对“以文化人”的坚守,体现了其对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通览全书,作家试图通过“风先生”这一角色,追寻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赋予历史情感与温度,使历史事件变得生动有趣、平易近人。其中探寻传统文化之根更是整部作品的巧思,作家书写周原大地的历史故事不仅展示了历史人物的风采,更为后世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整部书不仅可读性强,更具有深刻的阐释价值,它为读者提供了一扇回望历史、探寻文化根脉的窗口,使读者在品味历史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第四位发言的是202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牟秀丽同学,她的汇报主题是《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回响》。她以两个关键词来分享读书体验,第一个关键词是“距离”。刚打开吴主席的《周原纪》她以为这是一篇历史性的散文,为我们展开周原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历史,探寻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后世历代诗文中的历史“更真实”的另一面。但是当风先生出现,她才意识到这原来是一篇小说,小说本身的虚构性与书中极力探寻历史真相的真实自然产生了一种张力。从“风雅颂”中走出来的风先生,对读者而言,其形象是崇高、遥远的,但是书中的风先生与书中的“我”以及作为读者的“我”之间产生了许多交流,于我们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这种写法拉进了我们与风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一远一近之间也,这个关键词跟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相对。《文化苦旅》作为一篇散文,当然也来自作家的真实经历,余秋雨自己亲身走过了许多的历史遗迹,写下了这本书。而《周原纪》这部小说,其虚构性让历史读来更加轻松了,读者在文字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自由畅快的感觉。“逸”字体现在这本书有一种诗性感觉。除此之外,这本书中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不同地方的风情,这本书写到了周原多地“风情万种”的风景,使读者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第五位发言的是202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曹原同学,她的汇报主题是《〈周原纪〉的传统文脉探识及当代启示》。她认为,《周原纪》不仅是一部深入探识周原故事、回望中华传统文化根脉、关注周原当代发展的长篇小说,更是一幅展现周原农耕文明、家国制度、文字文学、哲学文化演进的宏伟画卷。她从周秦故地的历史气韵、哲学思想的文化地脉与民族精神的当代坐标三个维度,细致剖析了作品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她首先从周秦故地的历史气韵出发,阐述了黄河流域对周人历史轨迹的深远影响。《周原纪》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还原了古周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深入挖掘了周原文化的精神内核。周人在黄河沿岸的迁徙活动,以及在渭河之畔建立国家的历程,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和以“德”与“礼”为核心的思想道德规范,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接着,她探讨了哲学思想的文化地脉,特别是西周时代创造的礼乐文明和思想文化对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周原纪》中随处可见《诗经》的篇目,这些歌谣不仅在书中相应和,更在诗情外生发出了新鲜的意境。而书中的“风先生”形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读者思考自然、历史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最后,她聚焦于民族精神的当代坐标,强调周原所孕育的文化为中国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她提出,通过对社会的规范和秩序的探讨和反思,深化了人们对于社会秩序的认识,为现代社会构建了“现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入阐发周礼优秀文化精髓,将讲仁义、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第六位发言的是202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王谢璠同学,她汇报的主题是《从〈周原纪〉看周原人的精神图谱》。她指出《周原纪》作为一部关注周原当代发展的长篇小说,是“两个结合”在文学与文化方面的深刻实践。王谢璠同学认为吴克敬老师借用“风先生”作为周原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代言人,立足恢宏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以丰厚的考古资料为依托,结合自身的生长体验与情感体验,致力于构建一座跨越“古今界限”的桥梁,自如穿梭于周原的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及历史遗迹之间。通过54个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的故事,映射出周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面貌。如作品扉页中写到的“周原是古老的,又是新鲜的”。同时她强调吴主席坚守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价值立场中,思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周原纪》清晰地展现了周原人的精神图谱,重塑和解构了宝鸡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其精神文化意涵体现在崇仁爱、重民本的文化传统、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理想、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探索、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周原纪》展现周原人神图谱的过程也是文学与历史互动阐释的过程。小说通过讲述周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奋斗与探索,展现了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作者也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周原人精神传统的敬仰与赞美,并试图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周原人的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位发言的是《周原纪》的责编,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邢美芳编辑。首先邢编辑表示自己十分感谢中文学院搭建了这样一个学术交流分享的平台。其次她从自己的工作出发,谈到参与这次吴主席读书分享会,使她的整个出版工作形成一个闭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作家、批评家和读者。她谈到作为编辑,是将作家的精神产生转化为物质产品的,这次《周原纪》的读书分享会她从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中受到启发,这既是对她之前的编辑工作的一次反馈,也是对她之后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最后她表示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位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最后,吴克敬主席进行答谢致辞。吴主席以“树人”入题,谈到树人的地方,树木都长得非常茂盛,谈及与中文学院的缘分,提及自己曾作为客座教授,多次来到西外校园。他非常感谢中文学院和韩院长提供这样一个与教师、研究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认为这次互动交流对他今后的创作也将产生正向的影响,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和同学们再交流。
首先他谈及自己从一位新闻人到如今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生经历,他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之一,他也一直在寻找汉语的最佳表达路径,他认为汉语变成文学,可以给予普通读者许多启发。其次他认为人类一直在寻找真理的路上不断摸索,而他创作《周原纪》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在寻找真相和真理的过程。同时他借自己的短篇小说《话筒与方向盘》中的故事,勉励大家无论何时都要言行一致、保持自己的初心,捍卫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分量。
最后,他认为人类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真理,其实就是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吴主席阐释自己对横渠四句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形而上学的思考和认知,他认为张载的伟大在于将人放在人心中,鼓励在座师生以积极有为的心态和刚健弘毅的气度,探索自然,关心社会,经世致用,继往开来,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韩伟院长对本次《周原纪》读书分享会进行了点评。韩院长首先肯定了我院教师和研究生对《周原纪》这部书的看法和观点,他认为尽管本次活动大家准备的时间较短,但大家对《周原纪》的解读和阐释还是比较扎实的。同时韩院长指出本次读书分享会,老师们的发言普遍质量较高,而学生的发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学术高度,他建议学术文章的写作既要有文本细读和微观的研究,又要有宏观层面的研究,以及形而上学的提升。其次韩院长指出我院教师和研究生通过本次的交流分享会,师生之间碰撞出了许多有意味的火花,其中的有些命题是值得继续放大推进的,是可以后期继续打磨形成成熟论文的。同时他建议大家的研究视点是可以放到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实创作当中,这对于当代文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通过本次读书分享会,韩院长认为不论是从历史还是文化还是记忆,这些视角都为解读《周原纪》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也加深了大家对吴主席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他提醒大家作为研究者,一定要具有问题意识,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总结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发现能力。
最后,韩老师希望借着《周原纪》这次读书分享会,希望老师们可以真正地走入吴克敬主席的文学世界,继而产出一些研究成果。鼓励同学们可以积极参与到以后的学术活动中,通过此次活动受到启发,逐渐学会写作成熟的评论性文章的方法。本次活动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于吴克敬主席的文学创作和我院师生的学术研究都大有裨益,是一次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学术交流活动。
文:高科、朱翔宇
图:张思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