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汉语词汇史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行

2022-11-01  点击:[]

2022年10月29日至30日,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的第四届汉语词汇史青年学者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前三届论坛先后由浙江大学、闽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承办,旨在加强汉语词汇史领域青年学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推动词汇史研究向纵深发展。本届论坛汇集了来自15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30所高校及研究结构的近50位代表,是历届汉语词汇史青年学者论坛规模最大一次。报告人从前三届的10位、18位、25位,增至本届44位,意味着该论坛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汉语词汇史研究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学术平台。

一、论坛开幕

10月29日上午,论坛开幕。开幕式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杨志飞主持。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韩伟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张美兰教授分别致辞,对本届论坛的意义予以积极评价,并向青年学者表达了为汉语词汇史研究贡献力量的期望。论坛嘉宾、浙江大学中文系汪维辉教授作了题为《“放牛”考》的主旨报告,考察古今汉语如何表达“放牧”、“放牛”等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概念,揭示了从“牧牛”到“放牛”的更替过程及“放”之“牧”义的产生过程,指出近代汉语北方用“放”南方用“看”,其对立分布延续到了今天。最后呼吁常用词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结合研究并阐明两者的关系,是汉语词汇史学科的一项基本任务,应当增加个案、研究精细化。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真大成教授也作为嘉宾出席。

二、分组报告

论坛为期两天,共设6组、44场分组报告,议题丰富多元。

10月29日上下午各分两组,共4组。上午第一组由西北师范大学洪帅、西安外国语大学严宝刚主持,共7篇论文。本组论文的特点是出土文献利用率高。洪帅《悬泉汉简与大型字典辞书编纂》利用出土文献悬泉汉简研究上古汉语晚期的语言,指出其在辞书编纂上的重要作用。贺雪梅、韩志周《西北地名“崾崄”的释义、用字及地理分布》探讨了“崾崄”的音形义及地理分布,指出应读“yàoxiǎn”,正名为“要险”;可为工具书的编纂、修订和地名的规范化建设提供语言学方面的支持。郭敬一《“毘”“毗”“坒”“㘩”字词关系研究》将传世文献与出土石刻结合,考查“毘”“毗”“坒”“㘩”字词关系,并探讨了“毗”字相近、相连义的产生时代。刘晓晗《据出土文献说“言”“谳”同源兼及相关问题》利用出土文献从语音、字用、语义方面详细论证了“言”“谳”的同源关系。严宝刚 《<诗经>“缉熙”探源》利用楚简异文、上古汉语音韵、形态的研究成果,探求“缉熙”本源,指出该词为献熹之义。韩志周、贺雪梅《论甘肃契约文书词汇、文字研究价值》指出甘肃契约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地方性文献之一,论文就文书中词汇、文字学研究价值进行阐述。何馨《山西契约文书字词例释》利用山西契约文书,结合方志文献、方言民俗资料考证了3则与地名相关的字词。

上午第二组由广州大学王毅力、西安外国语大学高岩主持,共7篇论文。这一组的特点是扎根原始文献,解决疑难问题。王毅力《“货不对板”探源》认为流行语“货不对板”源自粤方言,“板”的本字是“办”,义为样品,“对板”即与样品相符合;“办”发展出“样品”义与早期买办的商业行为有关。谭勤《<经律异相校注>异文辨证》辨析《经律异相校注》中十馀组异文,指出对《大正藏》《中华大藏经》记载的异文应谨慎对待,需比勘《经律异相》源出经文。马菁屿《“日”字读“密”音探析》强调语音的系统性变化,运用类型学理论,探析“日”字读“密”音的情况。任立《<广韵>疑难释义考辨》从形近讹误、误录旧注、义项错配、拆骈为单、不明假借等方面,考辨了12条《广韵》疑难释义。高岩《“臁疮”考》重点关注“臁”的形与义,校正了大型字典辞书及现代医籍注本之误。曾文斌《“兜答”及其方言异形词考》描写“兜答”及其方言异形词的地理分布情况,探寻它们在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梳理词源,继而揭示异形词系联在方言词考源中的作用。宋思佳《也谈“交斩美人”》深耕中古文献,探讨“交”的性质和用法。

下午第一组由西北大学刘永华、宁波财经学院熊润竹主持,共8篇论文。本组的共性是利用汉语词汇史研究,解决今天或历史上方言中的词汇问题。赵爱武《从罗田方言中的“堂客”说起》指出罗田老派方言中常称男性的配偶为“堂客”;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考察“堂客”的使用情况,指出在明清文学作品中,该词已出现“妻子”的用法,今主要见用于长沙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区。降宇婷、刘永华《太原尖草坪话中的时间副词“一阵”》调查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方言中的时间副词“一阵”的用法,探讨了其语法特征、成词及语法化的过程。王琪《河曲俗语中的名物词研究》分析河曲俗语中的名物词,探索其构成形式、来源及文化内涵,据命名理据展现河曲的地方文化及人们的认知模式。张海媚《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管窥—— 以<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为例》采取例释的方式,从同义异词、同词异义和特用词语三个角度讨论《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所体现的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熊润竹、徐时仪《汉语方言“疲倦”义词的历史层次考探》概括汉语方言“疲倦”义词的共时分布格局,切分“疲倦”义词的历史层次,并追溯共时分布的成因。汪航《湖北崇阳方言“煞”的多功能研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分析湖北崇阳方言“煞”的来源和演变、句法搭配和语义性质等,探求“煞”在崇阳方言中的实际情况和与普通话的异同之处。黄利《西南官话“莽”字考》探求西南官话里“莽”的本字,指出“莽”有三个不同意思,其本字各不相同,具有不同来源。郭禹含《陕北延安方言中“直”的用法及语法化》讨论了延安方言中“直”的用法和特点,结合古代文献梳理“直”的虚化过程。

下午第二组由浙江师范大学殷晓杰、闽南师范大学陈练军主持,共8篇论文。本组报告以常用词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研究为主。殷晓杰《汉语“砍斫(树)”义词的历时演变研究》描写“砍斫 (树)”义词共时分布,勾勒主要成员的历时演变和地域分布变化情况。黄茜雯、穆涌《近代汉语“帮助”类动词语义场历时演变研究》分析考察“帮助”类动词语义场成员在近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并对其演变原因进行探究。王翠《近代汉语中“更和”的用法、来源及其性质》调查探究元明戏曲中的特殊词汇“更和”用法、来源及性质,解释了该词连接模式不同于类型学普遍规律的原因。庄卉洁《汉语“迟晚”义常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侧重探讨 “晚”“晏”“迟”之历时兴替状况,并结合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考察各词的地域分布特点。王跃《“厕所”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研究》以山西契约文书中表“厕所”的词为出发点,结合传世文献和现代方言,研究其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勾勒“厕所”义词的发展演变轨迹,揭示出民间文书对常用词汇研究的重要性。陈练军、李天姿《汉语用具词的构词模式演变及相关问题》以汉语史专书语料为主,结合辞书词条,讨论汉语用具词的构词模式演变、语义角色实现及其变化等问题。杨彬《汉语“门”概念场常用复合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探讨“门”的意义发展、与“门”相关的近义词、“门”族复合词的历时演变及共时分布。

10月30日上午共两组。第一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汤传扬、闽南师范大学贾燕子主持,共7篇论文。本组议题主要涉及单音词、复音词的语义演变、词汇化和构词模式以及常用词演变研究。汤传扬《关于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几点看法》探寻了常用词演变的概念界定、研究范式、研究意义以及常用词演变所呈现的规律等问题,揭示了常用词演变过程中名词双音化现象、语义聚合同化等规律。高罕钰《“齐 X 同 Y”及相关类固定短语的多角度考察》从“齐 X 同 Y”式短语出发,采用二重证据法、三级体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源流、语法功能、语义特点进行考察,兼论与之同义的相关短语;指出类固定短语研究不应局限于现代汉语,古汉语类固定短语研究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李思贤《“难过”语义演变与转类动因探析》探究“难过”一词语义演变的来龙去脉,揭示词性转变的动因,探讨汉语词汇在行域、言域、知域概念系统中的词义演变现象。刘元杰《从“天极”看一类双音词的语义结构》从“天极”一词出发,揭示了中心语素“天”的形象和特征及此类双音合成词的语义结构规律,指出本义和词源意义在双音合成中有重要作用。贾燕子《汉语“坐”“站”“躺”类姿势动词的词汇化》考察了汉语不同时期“坐”“站”“躺”类动词的词汇化情况,并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总结了汉语姿势动词词汇化的特点。文桂芳《关联词“顾”的语义演变研究》探讨“顾”转折副词与转折连词功能的来源,揭示了“顾”由转折副词语法化为转折连词的路径。张俊英、黄丽辉《汉字与古代战争文化》从汉字与古代战争思想,汉字与古代军事术语和汉字与古代战争常用器械三方面,挖掘出大量古代军事文化信息。

第二组由四川外国语大学谭代龙、华南农业大学高列过主持,共7篇论文。本组议题均围绕汉外语言接触对汉语词汇的影响。高列过《基于“幻”、“化”对比的汉文佛典语言中国化路径考察》研究“化~”“幻~”类词语流变的异同,提出佛典词语中国化的两条路径:一是汉语对佛教概念词的“收服”,二是佛教概念词对汉语词语的“征服”。谭代龙《佛典中的“自然界”及相关问题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中的“自然界”借自日语,该词在汉译佛经中也曾使用;该词独特的“两次借入”的经历和命运,对于观察汉语外来词成功与否的原因具有参考价值。王继红、马楷惠《清代满(蒙)汉合璧文献整理与汉语词汇研究》从满(蒙)汉合璧文献的新视角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利用满(蒙)汉对勘方法考察汉语词汇含义、为《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的修订提供例证、为旗人语言研究及方言形成研究提供新视角等三个新的角度。张愚《日本中古、中世汉文文献中的汉语词源问题举隅》以日本中古、中世汉文文献为主要语料,对其收录的部分汉字词的词源问题进行重新探讨。留金腾《“自然”副词化探讨——兼论名词副词化条件》通过考察“自然”一词的副词化过程,考探了名词副词化的条件。刘曼《试论晚清近现代新词演变中的语体因素》以清末、民初两本域外文白对照汉语教材《北京纪闻》《官话问答》为两个截面,考察文言正式体向白话正式体过渡中近现代新词语体分配及其变化,指出相关语言现象多可从语体语法理论得到解释。张祎昀《论“刹车”的来源及流变相关问题》利用近现代报刊等多种语料,考察“brake”的翻译情况,并探究译词“刹车”的来源及流变,结论为该词是记录“煞(杀) 车”的借音词。

三、闭幕式

论坛于10月31日上午顺利闭幕。闭幕式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王琪教授主持。首先由香港浸会大学张美兰教授总结点评所有分组报告,指出本届论坛44篇报告,对汉语历史词汇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特色鲜明,收获颇丰,主题多元,涉及汉语字词关系、词汇历时演变、共时分布特点、语言接触、近现代新词等;语料广泛,囊括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汉语方言文献及域外文献。

再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王刚书记致感谢辞,向汉语词汇史青年学者论坛发起人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论坛嘉宾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张美兰教授、参会和旁听的专家学者、助力本届论坛前期宣传的其他院校公众号、会务组的老师和同学致以谢意。最后,下届主办方代表中南大学龙丹老师向与会者发出盛情邀请。

(论坛开幕式快讯见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wx/wx_xszx/202210/t20221029_5556788.shtml)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电话:029-85319227  电子邮箱:wxyb@xisu.edu.cn 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版权所有 2019-2020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