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我院文艺学研究所举办了以“空间理论与批评”为主题的研究生线上读书会,文艺学专业教师赵周宽、刘欣、毕晓、王敏以及文学类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读书会。会议由王敏老师主持,六位文学类硕士研究生针对“空间理论”主题分享论文,由老师们点评与指导。读书会历时近四小时,场面热烈、交流深入。
第一位发言的是202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生刘少杰,发言题目为《<名誉领事>中的空间建构及身份认同》。论文从时空互逆、分形叙事、空间变位中的主体建构等多种叙事策略讨论格林小说《名誉领事》空间建构与身份认同问题,揭示小说重构现代进程中“归属感”的主题。论文探讨了《名誉领事》中的空间叙事形式、叙事结构、叙事主体,进而关注到现代社会下边缘群体的精神“家园”等问题。格林在小说中坚持大叙事传统,同时借鉴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运用时空互逆、分形叙事、空间变位中的主体建构等多种叙事策略,探求主人公普拉尔失落的“家园”,使其身份的差异性显现,进而探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归属感丧失的现代社会主体如何通过爱与信仰重构身份的当代意义。
赵周宽老师肯定了论文结构,提出了关于新旧理论与文本适配性的问题,在论文写作中运用新理论时要穿透表象去抓住理论核心,认识到其区别于传统相似理论思想的关键所在。同时,要结合时代原因与文化特征去审视其理论提出的依据,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理论的独特性。刘欣老师也认为新理论的运用是有必要的,但需注意理论与作品结合的有机性,否则就会给人一种用作品印证理论的观感,鼓励刘少杰同学在接下来的论文写作中多重视对理论的使用与辨析。
第二位发言的是202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郑雅方,发言题目是《有形的焦虑:<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三维空间书写》。论文以罗伯特·塔利的“处所意识”为线索,以空间的位移与地方的并置去重新观照《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性别、阶级与种族问题。在第一部分“依附与改造:性别差异下的空间占领”中,借助美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威尔 (Tim Cresswell)的理论,从“景观”与“场域”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性别在空间占领与依附上的不同倾向。在第二部分“中心与边缘:阶级对立中的空间并置”中,从乡村与城市以及海港与庄园等处所的对比研究下,发现了其象征与指代的阶级之间所具有的矛盾与差异。在最后一部分“在场与缺失:帝国话语下的空间建构”中,认为“曼斯菲尔德庄园”本身则是由奥斯丁放在了横跨两个半球、两个大海和四块大陆之间的一个利害与关注的圆弧的中心点。因此在后殖民语境下,审视小说中缺席的安提瓜种植园及很少被人重视的“画眉号”以外的海洋元素极具启发意义。
赵周宽老师首先对其论文的格式与框架给予了赞扬。其次,针对论文中关于理论的创新性使用,赵老师肯定了其中有关女性的“场域依恋”和男性的“景观改造”这一理论运用的创新性,认为其将“处所意识”进行性别角度的分析,较为清晰地说明了男性和女性在面对空间时不同的文化态度。关于论文结构的与细节部分,赵老师指出,要注意“男性和女性对于场域的依附和改造”这一论点应该如何与“场域”一词进行深度的联系,空间理论对于阐释不同性别的文化态度的优势何在,认为新旧理论的重叠部分恰恰需要更多的阐释与扩展。王敏老师指出,可以进一步加强论文正标题“有形的焦虑”与每一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三个部分的逻辑统一性可以在结语中再明晰和再深入,以突显写作价值。
第三位发言的是2021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刘思远,发言题目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性与非地方性——〈隐入尘烟〉的地方书写探析》。论文通过“情感超越:“地方”较之“空间”的文化内涵”、“城市化浪潮中乡村地方依附的精神变迁”、“非地与再栖居:当前乡村地方书写的价值”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提出了空间和地方的概念,并指出地方与空间并非完全对立,两者互有联系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转化。对影片中有铁和贵英两次搬家的经历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凸显出贵英已然将婚后的生活新空间转化成了一种让其留恋的地方。第二部分主要以布伊尔的“地方依附”引入,分析影片中的地方书写,重在聚焦城市化进程中人地关系变化的不平衡性,一面是有铁、贵英与其他村民之间对于乡村未来想象的认知鸿沟,一面是乡村实景坍缩与有铁惯行传统生活轨迹的殊途,共同成为时间上地方书写的核心。最后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影片结尾有铁的结局,表现出无地方性与非地方的突出迹象都在预示着需要更具关怀性的手段来引领人口迁徙和再栖居,启发人们思考“再栖居”对城市化进程中人地关系的影响。
刘欣老师指出论文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加强问题意识,“地方书写”范围过广,直接以其为题略显笼统,题目缺少吸引力。2.论证方式较生涩,要明确论题,用心思考论证过程。论文小标题逻辑关系可以更紧密一些。针对论文的修改,刘老师建议围绕“地方依附”和“乡村新共同体”,从处于持续变动中的人地关系出发,展现人的地方依附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构建乡村新共同体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最后刘老师指出,要避免拼接式的、理论与作品相分离的写作方式,提炼于现实有意义的观点。王敏老师也就此延展到同学们论文层次感不够鲜明这一普遍性问题上,写作中需进一步凝练观点内核以突出写作的独特性和意义,要弄清楚所分析作品相对于其他作品所表现出的不可替代的意蕴和风格。毕晓老师也谈到,论文通过一个同心圆径去搭建起的二元对立的精神空间结构,最后的目的是为了指出人的栖居问题,这两种精神结构在空间运作中最终走向一种新的结构,因此可以用两种路径去搭建一个基地的框架,给刘同学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第四位发言的是202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刘勇君,发言题目是《技术赋权与审美凝视——虚拟空间的身份图绘与共同体建构》。论文从虚拟技术造成的身体解域化现象出发,探讨了虚拟空间中虚实身份变换所造成的审美模式改变与身份图绘问题,进而关注到数字化时代中虚拟空间共同体建构的问题域。在虚拟空间中,虚拟身份的多样性与可隐蔽性使得虚拟空间中的社交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可以凭借虚拟符码的存在实现虚拟世界中身份的重塑。对于自我认同和社会归属感的需求则召唤着虚拟空间共同体的建构。人们在虚拟空间共同体中能够基于自我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共享共治,也可以突破性别界限,实现技术上与情感上的共同体想象。但虚拟空间共同体毕竟不是乌托邦,其同样需要相匹配的网络社会治理秩序与法律条规的干预,同样离不开虚拟伦理对正向现实伦理的借鉴,这样才能够保证自由有序的虚拟空间共同体的生成。
刘欣老师首先对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和问题意识给予了肯定。接着,刘老师指出了论文正副标题命名逻辑性、引言与摘要写作规范方面有待完善的地方。在论文主体部分,刘老师认为可在副标题中的“身份图绘”和“共同体”两个关键词中选择其一,缩小论域,展开充分论述。毕晓老师提出“虚拟空间共同体,是否因为虚拟空间产生了一种新的身份关系才建构出来?”的问题,对虚拟空间共同体与传统共同体的差异问题和刘勇君进行了对话,毕老师认为论文中借用阿伦特的理论观点来阐释虚拟空间共同体显得不适宜,因为阿伦特关注的是传统共同体。关于论文进一步修改的思路,毕晓老师认为论文的逻辑架构需要补充一些新理论、新视点,应该聚焦到虚拟空间共同体建构上。
第五位发言的是2021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闫哲,发言题目是《皈依与认同:<格萨尔>史诗的地理空间研究》。论文围绕着史诗诞生的外部空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史诗外部实体的景观空间、史诗文本内部的虚拟空间以及两种空间对史诗说唱艺人的形塑中展开。《格萨尔》史诗蕴含着藏族先民原始性的空间思维和元地理经验,具有丰富的文学地理学阐释空间。在《格萨尔》史诗的传唱中,附魅化的地理景观、史诗世界的空间秩序、说唱艺人的空间形塑等三者深刻揭橥了地理空间之于史诗的重要性。同时,三者共同服务于地理皈依与地方认同的生成与发展,为解释《格萨尔》史诗中的文化认同现象提供了地理空间的维度。通过对空间景观的附魅化塑造、文本与现实交互的“可能世界”秩序建构、以及对说唱人这一特殊的创造与传播载体的空间形塑,一种基于藏族地理空间的地方意识与文化认同得以生成。只有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知识谱系进行史诗文本之外的广阔空间探索,才能破解《格萨尔》史诗的文化密码。也只有将史诗研究、空间地理研究以及文学文化研究进行跨界的三维耦合,才能完全展现《格萨尔》作为“活态史诗”的意义和价值。
毕晓老师认为,首先该论文三个主体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阐发,三个部分应当服务于“皈依与认同”的核心表征。此外,第一部分完成度较高的“史诗中的空间秩序”,可以借鉴二三部分的核心概念,将其加入到空间秩序的言说之中,更显学术合理性。最后,“皈依与认同”是一个极为宽宏的概念,在与地理空间研究方法的结合中要慎重。王敏老师也认为论文三个部分的逻辑关联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部分的标题应凸显与史诗结合的独特性,否则与其他文本的书写容易混同。同时,王老师表扬了闫哲同学论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内容材料的翔实。
第六位发言的是202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雅婷,发言题目是《无言的抵抗:<无声告白>中华裔的生存困境与第三空间下的自我建构》。首先,孙雅婷同学就“第三空间”的理论背景进行了说明,论文以华裔的生存困境展开,在第三空间下提出找到自我和建构自我的途径展开讨论,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社会空间和家庭空间的内外空间呈现,阐述了在社会空间下,詹姆斯及其父母的迁徙使得他们无法依附美国社会这个新的空间,同时又失去了和旧有国家的社会空间的情感联系和身体联系,游荡在这两个空间的詹姆斯一家只能是处于外来地位的“边缘人”。华裔父母亲将自己在社会空间中遭受的压力延伸到了家庭空间中,在社会受到歧视的儿女们回到家庭内部仍旧摆脱不了这种边缘化的境地。第二部分对作为发声之地的第三空间理论进行了阐释,霍米·巴巴提出的 “第三空间”是一种另类的阐说空间,一块“异化领地”,承载了文化意义的重负,同时作为一种“居中空间”,它试图在二元对立的空间之外寻找“新的身份构建与话语权力的临界的他者空间”。第三空间的混杂性使得其间的人们身份呈现杂糅状态。第三部分围绕超越“混杂性”从而定位身份展开论述。论文以空间的“混杂性”为出发点,探讨了人们的身份定位。以詹姆斯为代表的少数族裔,生长于多种文化、多种人种的 “居中空间”,在不同的文化、信息的熏陶下,成为了具有“混杂性”的多身份人。第四部分围绕坚守“开放性”
从而建构身份展开论述,作者在小说中对于人物不同的建构路径也给出了答案。
毕晓老师首先指出,要理解和概括对于少数族裔二代处境的核心问题——身份认同问题。其次,摘要和论文开头要围绕核心问题谈,在论文开始就要引出问题,从问题出发,层层分析和论证。行文逻辑应该按照“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怎么发展的、未来前景是怎样的”来讨论。此外,毕晓老师还提到了理论和文本分析割裂的问题,他认为指出有些理论的引用并无必要,并推荐了相关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查尔斯·泰勒关于社群主义的讨论、身份社会性等领域的新材料,以供补充论证。王敏老师也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首先,王老师提出了要通过阅读、比较,找到作家及其作品的独特性,比如《无声告白》风格就不同于伍绮诗另一部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二者有承继和发展关系;在思想层面更加精准地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避免理论先行的问题。
读书会的互动环节,王敏老师邀请与会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师生就论文写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王老师在总结发言时鼓励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精益求精、在反复修改中进步,自觉培养问题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水平,打好扎实的学术功底,写出具有学术创新性的论文,也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本次读书会以“空间理论”为主题,以学生论文为研讨文本,师生俱做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对论文写作层面的探讨具体而深入,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新理论,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做了科研方法上的细致指导,有助于加强我院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是一次深入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