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扩展研究生的专业理论视野,10月21日中午1点,我院语言学及文字学专业顺利举办线上研究生读书会。硕士生导师徐馥琼老师、孙建华老师、张瑞祥老师、贺雪梅老师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所有同学参加此次读书会。本次会议由贺雪梅老师主持,姜婧、袁梦华、问羽欣、马丁梓萍、陈丹婷、高欣宇、何肖霄、吕天乐八位同学分别进行了读书或论文分享。汇报结束后,老师们给予了专业点评,并且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会议气氛轻松活跃,同学们皆受益良多。
本次有两名同学分享读书报告,主要内容为专业方向必读书目。
姜婧同学通过对李荣先生、丁声树先生的《汉语音韵讲义》和林焘先生、王理嘉先生的《语音学教程》的对比阅读,分别从内容概要、突出特点和重要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她认为《汉语音韵讲义》架构合理,体例完整,将复杂的内容梳理为既定的规律条目和图表,阅读起来简明扼要,但理解起来仍需要反复琢磨,最好配合其他音韵学专著一同进行学习。而《语音学教程》一书不仅逻辑清晰,全面系统,而且能从根源出发对语音现象进行阐述和说明。除此之外,针对两本书籍中的具体问题,姜婧同学还收集了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贺雪梅老师对姜婧同学对比分析的读书方法和问题意识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可以试着从读书中所发现的问题入手写几篇小论文,更好地锻炼研究写作能力。孙建华老师建议PPT内容以更丰富的内容呈现,便于大家的理解,同时也提倡每位同学在读书时都可以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张瑞祥老师指出,对《语音学教程》的新旧版可以对照阅读,新扩充的内容往往可以看出近年来语音学新的发展。最后徐馥琼老师强调读书要深入浅出,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要系统性地对比阅读,以期发现差异的实质。
袁梦华同学分享了自己在阅读王福堂先生的《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和李荣先生、丁声树先生的《昌黎方言志》后进行方言初探的体会。文章认为在汉语方言调查中,首先必须夯实音韵学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实事求是,要通过大量科学的实例来调查方言;最后要注重分析和描写,特别是在方言描写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因为无论是个体方言还是群体语言,都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展现自己的特征。
贺雪梅老师在点评中强调阅读过程中需加强对知识点全面系统的挖掘,在吃透课本内容后,可以读一些相关的论文和著作,丰富对书本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建议同学们在分享时尽量选择一本书或一个知识点进行论述,便于老师对同学们的指导。孙建华老师指出,分享时应突出重点内容的呈现,国际音标基础知识需再加强;他强调能质疑才能追求真知,能求真知才能进步。徐馥琼老师提出同学们必须注重自身专业功夫的培养,要通过积极阅读思考培养自己的学术眼光。
此次读书报告会共分享了六篇论文,包括饮食文化词、地名词和方言时间副词的探讨,以及文化语言学视野下语言现象的观察和新材料研究综述。
问羽欣同学分享的论文为《澄城方言中的饮食文化词语浅析》,以澄城方言饮食类词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日常饮食文化词语和食宴文化词语两个方面,从而探析澄城县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澄城具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因此澄城方言词语不仅记录了当地的饮食风俗,也反映出当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折射出人们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
孙建华老师对问羽欣同学的学习态度提出了表扬,表示她在日常生活中有独立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有些单一,如果根据文章的主题配一些相应的图片会更加丰富。她提出我们要思考对于方言文化研究的具体内容要做一个清楚的鉴定,所研究的内容必须和方言紧密结合。徐馥琼老师表示文章和方言的语音和语法结合不够紧密,深入分析也略有欠缺,要尽可能和方言结合进行论述才能突出学科特点;同时指出文章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没有整理出词表,从而缺少数据支撑,因此在今后的写作中必须更加深入研究。
马丁梓萍同学分享的论文为《东川地名语言文化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她指出,地名具有很强的稳固性,东川区地名十分丰富,不仅有汉语地名、彝语地名,在一些彝语地名中还有彝汉结合的情况。因此马丁梓萍从音节构成、结构形式、民族语地名和方言地名及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总结汇报,从中看到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自然资源信息、彝汉两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情况以及东川区人民对宗族血缘的重视。
徐馥琼老师认为文章数据整理地比较详细,前后逻辑性较强,但是方言词和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论证。贺雪梅老师提出同学们要加强对语音的描写和研究,而且对于地名命名背后的文化还需深挖。孙建华老师表示文章的新意不够突出,和方言研究的结合不够紧密,必须要通过实地调查来记录准确的国际音标;同时应突出地区特色,要和民族融合、语言接触结合起来。
陈丹婷同学分享论文。她指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属性,它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社会团体的价值观念,因此从汉字、词汇、谚语和俗语等几个方面对汉语中的一些观念及现象加以分析,探寻文化观念对语言的影响。
孙建华老师认为文章的观察角度很丰富,描写十分细致,但对于所讨论的文化现象具体相关的词汇的穷尽性罗列调查还需加强,同时应从普通话出发看是否存在共性。徐馥琼老师表示文章的创新点还是不够突出,在论述方法上对于数据量化不充分,缺少对比,因此文章的说服力不够;并且鼓励同学们要跳出原有的陈旧观念,从新的现实状况思考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眼光。贺雪梅老师强调在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分析上要实事求是,要从事实得出结论。
高欣宇同学分享的论文为《山西保德县地名文化信息解读》,主要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保德县地名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通过分析发现该县地名是根据地貌、姓氏、方位、动植物名称、古行政区划名称等进行命名的,并且每种命名理据背后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将会重新审视地名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不仅要看到地名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地方文化传承下去。
孙建华老师表示文章对文化语言的研究可以和方言学的研究以及语言学本体的研究结合起来,并且对文中的参考文献要进行标注,养成良好的学术规范。徐馥琼老师认为文章应立足具体方言和语音历时演变的角度上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同时要在大比较中作分析研究,对于大同中的小异要深刻理解。贺雪梅老师强调文中对于国际音标的描写需加强,写作的目的必须严谨清晰,例如文中材料的来源需进行说明,要对地貌进行科学的分类。
何肖霄同学分享的论文为《重庆方言中副词“紧到”的句法分析、话语功能和来源》,主要对重庆方言日常口语中的一个高频副词“紧到”进行专题性研究。何肖霄在对语料分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紧到”的句法问题、话语功能以及来源问题,发现“紧到”在重庆方言中有一定的独特性,即作为一个表达时间、频率的副词,能够在人际互动中传达一定的真实信息,表达一定的抱怨、不满、责备的情感。但它是否会发展为一个情状副词,这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徐馥琼老师认为文章的立意很新颖,但对于“紧到”这个词的语音及语义的描写还不够充分,还是要和自己的方言紧密结合,她建议同学们刚开始写作可以先从模仿经典文献着手,一步一步逐渐深入,并且对文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论述清楚。孙建华老师表示文章的题目结构很完整,但论证角度和题目不是十分契合,而且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不够,文章的主要贡献难以突出。贺雪梅老师认为何肖霄同学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于具体的问题能够溯本追源,但文章还应该放在自己方言背景下进行深入研究。
吕天乐同学分享的论文为《西北地区契约文书量词文献综述》,主要对西北地区契约文书量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性介绍和阐述,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学界对于西北地区契约文书量词的研究有很大空间,目前成果集中在俗字和特定领域词汇的考释。
孙建华老师表示这篇文献综述整体结构较为完整,但是引用的参考文献代表性不足,没有标注发表时间,因此学术研究的进展就无法很好地体现;同时应加强对合乎逻辑的科学分类方法的学习。徐馥琼老师认为文章的切入点较为合适,比较有针对性,但对于西北契约文书中量词的相关研究的穷尽性搜集不充分,整体情况说明不清楚;而且文章述评部分的客观性还需加强。张瑞祥老师建议可以通过找到不同论文解决的共同核心问题,再结合每篇论文的具体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
此次读书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创新和探索思维,更有利于在专业内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愿每位同学都能从此次读书报告会得到一些关于阅读的启发,获得对书本文献及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与思考,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及专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