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院“第六届诗文化研究论坛”征稿启事

2013-12-12  点击:[]

一、论坛主题

语言与文化:从语言的角度探讨文化,在文化的背景下阐述语言

二、主要议题

(一)新生词汇与文化

“蜗居”、“大虾”、“菜鸟”、“烘培鸡”、“1314”等近些年大量涌现的“新生词汇”,被形象地称为“火星文”。这些新生词汇花样繁多,构成方式不一而足,有的是由方言改编,如“母代”就是南京话中的“没得”;有的来自外语,如来自英语的“high”指“兴奋”;有的用汉语拼音简写来指代,如“TMD”指的是“他妈的”,“MP”是“没品”;还有的直接用数字表示,如“1314”表示“一生一世”。

基于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词汇出现。这些新词汇反映了社会怎样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哪些细微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新生词汇是否应该加以规范,如何规范?等等。

(二)方言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表现。方言总是为某一特定区域的居民服务,是居民日常交际不可或缺的工具;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能够深刻地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例如: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物质生活条件和民俗习惯的制约,每个方言都会有区别于其他方言的特征词。

(三)戏曲语言与文化

戏曲是汉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一门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及表演艺术等各种因素的传统艺术。语言是构成戏曲的基本元素,无论是戏曲的唱词、道白,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的铺叙、戏剧冲突的形成等等,都离不开语言。因此,可以从戏曲语言当中探究文化,不同时期的戏曲都会烙上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反映出文化的历时变迁;不同地方的戏曲剧种必定极大地折射出该地的文化特征,等等。

(四)汉外语言与文化比较

汉语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基本价值观、世界观、行为准则等密切相关,其中沉淀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每种语言都跟其民族的文化密切相关联,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比较,来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差异。语言的比较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各个方面。

(五)方言与民俗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其形成跟人们因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等而建构的独特文化息息相关。方言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其本身也是民俗象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与其他民俗象事关系密切,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把民间语言承载其他民俗事象的方式归纳为四种:(1)语言单位概括指称民俗事象;(2)语言单位具体陈述民俗事象;(3)语言单位旁涉夹带民俗事象;(4)语言单位折光反射民俗风貌。以上的归纳大致上也适用于方言。因此,从方言的视角来研究民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反之,在民俗文化当中探讨方言的种种,同样十分重要。

(六)各种文学艺术(如小说、诗歌、电影、戏剧等)中语言运用的文化分析。

三、来稿要求

以上议题只供参考,并非标题,每个议题下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分解出无数个具体的题目。基于语言探讨的文章,通常需要建立在实际的语言例子或语言运用之上,以真实、严谨为基础。

无论严谨的学术论文,还是灵光乍现的活泼文字,皆需自拟题目。来稿主旨鲜明,观点明确,言之成理,结构完整,字数2500字以上。

所有来稿严禁抄袭,引用他人观点注明出处。来稿文责自负,获奖文章将在网上挂出,以便接受监督。

四、奖励办法

本次论坛设论坛奖7名和论文奖若干名。论坛组委会从所有来稿中选出7人参加论坛主题发言,并设特别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论坛奖之外,根据来稿情况评选出论文优秀奖若干名,但不参加论坛发言。所有获奖者均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教师不占奖励名额。

五、征稿对象

中文学院全体师生。

六、征稿时间

2013年12月10日—2014年4月10日。

七、投稿信箱 

shwhyjlt@163.com(即“诗文化研究论坛”的声母。)凡投稿成功,在征稿时间内邮箱设有自动回复。

八、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务必用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到指定邮箱,并在稿件末尾注明作者姓名、专业、年级、联系电话和有效的电子邮箱。

2.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稿件题目。

凡未按要求投稿者,一律不予受理。

第六届诗文化论坛组委

中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

2013-12-10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电话:029-85319227  电子邮箱:wxyb@xisu.edu.cn 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版权所有 2019-2020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