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读书会

2024-05-23  点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为助力我院研究生加强阅读引领、涵育阅读风尚,我院于5月15日上午在JE126会议室举办了现当代文学方向研究生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荀羽琨老师主持,邓艮、苏永前、王昱娟、王鑫、崔若男、赵婉彤等老师出席活动,文学类方向部分研究生参加。本次读书会由两位学生代表汇报论文,老师们相互探讨并给予相关建议。此次读书会历时两个小时,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思考和交流。

第一位汇报的是高科同学,论文题目是《<星空与半棵树>:在广大与精微间烛照“山乡巨变”》。论文从“大树进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开始,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方式进行批判性省思,继而揭示生态破坏造成的人心异化问题,以及对陈彦关于迷失状态下乡民道德伦理问题的看法进行了辩证性思考。

王鑫老师认为论文选题独特,其中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首先,从引言部分来看,论文研究角度和已发表的论文较为相似,需要明确问题意识,发掘研究的前沿价值。其次,论述语言随意化,例如人间大说、超越性层面等提法。最后一章论述重点侧重于形式问题,未与内涵和主题进行呼应,论证逻辑不够严密。最后,需要注意引用参考文献规范化。

赵婉彤老师认为研究角度新颖,论证中缺少对题目“广大”和“精微”之间关系的具体阐释,题目未与内容三层逻辑相互对照。

崔若男老师认为论文标题文学性过强,三层论点之间结构松散,主旨内涵较为浅显,引言中关键语句需与后文论述互为呼应,论证思路有待重新梳理。标题“广大”与“精微”未落实在具体论述中,需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阐述。

荀羽琨老师认为论文选题很好,需注意创新性问题,尤其是三层论述角度与之前乡土文学研究观点类似,缺乏问题意识。其次,语言论述方面存在不足,前后之间不连贯,应做到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王昱娟老师认为作者要具备比较研究视野,将文本与同题材、同时代“山乡巨变”文学作品等进行比较,探究其文学影响。文章论点较为含糊游离,第三部分需进一步明确“形式”的推进。论述语言不够严谨,三个标题有待完善,缺乏论文研究综述,要正确使用参考文献格式,标明引用出处。

邓艮老师认为文本对题目关键词“广大”与“精微”缺乏阐释,三部分标题与正文内容结合不够严密,论文写作只是侧重于陈述,缺乏一定的思想力量。论文写作需拓宽研究边界,以系统研究取代个案研究来层层推进。

苏永前老师认为论文侧重于社会学研究,需体现文学研究内涵。论述中缺乏文本细读,标题烛照“山乡巨变”与作品主题反“山乡巨变”不太吻合,有待进一步思考阐释。最后,论文写作需做到语言表述严谨化和参考文献准确化。

第二位汇报的是戴炫同学,论文题目《风景与想象: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旅行者的滇缅公路行记》。滇缅公路作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西方旅行者在进入这一片复杂的文化场域之中时,发现“风景”与强烈的文化碰撞既让人感到新奇,又引发了“想象”。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冒险与发现风景”:西方旅行者对滇缅公路“风景”的发现以“历险”为主导,艰苦体验不仅构成了旅程中的反差“美感”,同时满足了西方旅行者的探索期待。第二部分“文化与想象”:分析了西方旅行者眼中的文化风景,不仅携带了文化碰撞的奇妙感受,还融入了更为复杂与隐晦的情感体验。第三部分“西方视角下的人道关怀”:主要探究了西方旅行者在面对西南地区的贫困时所展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关怀。

崔若男老师指出论文陈述过多,缺乏观点性的内容,需有主题句或分论点。在“冒险与发现风景”这一部分中未对西方旅行者看到的风景进行归类,也缺少对冒险体验的书写。在“文化体验与想象”这一部分中观点不明晰,未对文化体验进行分类。同时指出论文存在段落过长,论述缺乏依据,缺乏文献综述以及学术对话等问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王鑫老师认为论文选题新颖,论文关键词中的“西方”可以删掉,文章各个小标题和论文题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紧密。论文第三部分大多是一种刻板印象的陈述,未发掘出问题的来源和本质,建议以“滇缅公路”的现代性意义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有效拓宽研究边界。同时,参考文献部分需进一步完善。

赵婉彤老师认为论文应从“客观”和“精神”两方面切入进行阐释。其次,论文整体风格偏向于散文化,论证色彩不够充分,第一部分“发现风景”中的关键词如“征服”“乡愁”“想象”之间的逻辑不是特别清晰。此外,在涉及“想象”的阐释时,也包含了“幽默”“生死观”“主动体验”等的讨论,主题不够明确,需重新调整论述层次。

荀羽琨老师指出论文语言表达不够连贯,部分段落内容过长。同时指出引言部分缺乏对“滇缅公路”重要性的介绍,可以进一步挖掘“滇缅公路”修建时期的史料来扩充文本容量,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及西方旅行者来华的背景、动机等。最后,建议将研究范围扩展至西方旅行者和中国旅行者的对比,以此把握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王昱娟老师认为该论文的研究对象明确具体,但是在具体写作中,主标题的表述方式将副标题的表现范围扩大化。同时指出论文缺乏理论性,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滇缅公路”地理概况与西方旅行者游记中的“滇缅公路”加以对比,进而分析其“名词属性”变成“动词属性”的过程。针对后文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的书写,论文中未具体阐释历史语境多样化、多元性的影响,论述需进一步完善。

邓艮老师对论文中西方旅行者来华的体验是否具有普遍性提出疑问。认为论述中未体现“滇缅公路”的独特性,论文写作要紧扣论文的副标题——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空间。同时应准确地定义“西方旅行者”这一概念,对“滇缅公路”的研究应包括“滇缅”和“公路”两个空间,需补充不同年代有关“滇缅公路”的史料,进而丰富论文肌理。

最后荀羽琨老师对此次读书会进行总结,建议同学们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和理论性书籍,拓宽选题角度和研究视野,提升问题意识,专心打磨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新的观点,创作出有学术含量的文章。本次读书会师生深入交流,气氛融洽,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电话:029-85319227  电子邮箱:wxyb@xisu.edu.cn 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版权所有 2019-2020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