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29日,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处·科研机构管理中心主办,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学术研讨会于线上召开,旨在共建海峡两岸生态话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0月28日上午,开幕式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董佳副教授主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吴耀武教授在大会开幕式致辞,向与会专家学者和师生介绍了学校历史发展与沿革、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和近年来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他表示,中外生态文学源于对地球生态问题和人类命运走向的强烈关切。生态文学在关注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共同困难与挑战、探究人性危机与因果反思、谋求人类合作及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作用重大。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本此会议的议题“跨文化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与‘去殖民化’”“生态批评的中国化研究”等,必将为构建生态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话语体系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来自台湾大学的林耀福教授和来自中山大学的程相占教授在开幕式致辞。林耀福教授表示,生态批评符合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文化具有共生共荣的“生生属性”,构成发展生态话语的理想场所。在当今时代下,“一带一路”能够指引中国生态话语,而文化霸权则需要警惕。程相占教授指出,中国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以与生态美学紧密结合为突出特点。生态文学是文学实践,生态美学是理论探讨,生态批评则处于二者之间,本次会议的主旨和基调在于形成“作品-批评-理论”的良性循环。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院长韩伟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对传承海峡两岸学者的生态研究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推动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各学科,尤其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发展。中文学院各学科的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互动,也需要学界同仁的关心和帮助。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院党委书记王刚、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处王晓明副处长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苏州大学、外交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淡江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台北商业大学、台湾宜兰大学等高校的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者共174名参会代表相聚云端,围绕“生生美学研究”“中西方生态文学/批评比较研究”“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学前沿论题”等9个议题,通过线上交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共话新形势下生态文学研究的新发展,携手共建新时代下的生态话语,彰显生态文学研究的宏观视角与全球视野。
28号上午的大会发言分别由台湾师范大学大学的梁一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梁坤教授、淡江大学的蔡振兴教授主持点评。主旨发言人台湾大学教授林耀福提出生态文学由特定意识形态启发,以环境性、外在性和载道性构造本体。以美国文化作为参照,可以发见文学家梭罗、生态学家米克的思想均与中国生态美学间存在潜在共性与影响路径,当今时代有必要以此反观中国文化水土。中山大学程相占教授指出,“生生美学”理论能够助推中华美学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自主性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与西方基于现象学、分析哲学的生态美学融会贯通,从而形成既独树一帜又通达古今中外的中国生态美学话语。淡江大学蔡振兴教授将美国作家莫拉利斯小说《布娃娃瘟疫》阐释为18世纪墨西哥帝国首都墨西哥市、20世纪70年代的加州橘郡与2050年的联合城三重时空叙事,摘取梦娜病毒、HIV、蓝色剋星等核心隐喻,对帝国、照护政治、生命政治等议题作出综合论述。
台湾师范大学梁一萍教授以日本植物学家早田文藏发现和命名的台湾杉为切入点对《双树成林》作物质生态主义的解读,小说中环境史和家庭史紧密交织,台湾杉则同时具有对自然环境的转喻性和联结家人记忆的隐喻性。西南交通大学胡志红教授认为“环境启示录”是文学干预环境危机的预警工程,在此维度下关注中西文学作品的交汇融通。如《寂静的春天》与《狼图腾》之间同异交织,在展示环境经验独特性的同时体现了文化互鉴与合作的充分可能。
台湾政治大学的许立欣教授以诗人陈克华为研究对象,论述其“腐朽诗学”中志异性植物意象对人类、非人类世界间紧张关系的披露。陈克华诗歌中的植物具有物质性、可塑性、人造性和动物性,跨越健康、有机、环保等定义的边界,佐证了“人类世”危机下关注多物种的必要性。中国人民大学的梁坤教授聚焦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的绿色神话与史诗,指出作家将自然界纳入传统史诗定义,融会诗歌、科学和生活,书写自然之诗对起源和秩序的想象、动物自组织结构、万物起源与生灭等,关切自然万物和坚守生态律令的信徒形象,以此确立起自然的存在与人的存在。
29号的大会发言分别由西南交通大学的胡志红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的许立欣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华媛媛教授主持点评。主旨发言人中兴大学的阮秀莉教授以刘克襄的自然书写为研究主轴,发掘红树林在台湾的文化内涵。红树林有其生态独特性并与海域联系密切,同时台湾具备与时俱进的红树林意识,故红树林最终成为台湾岛屿意识的环境标志。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华媛媛教授将陈楸帆《荒潮》中的生态殖民看作“慢暴力”,指认有毒废弃物弥散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暴力本质,揭露“发展主义”的虚伪性,直指环境不公背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根本逻辑。
西安外国语大学薛小惠的教授以《长满尖顶冷杉的乡村》为切入点探寻田园小说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深刻联系,指出小说中的乌托邦实际上是帝国主义扩张的写照,展示出白人至上主义观点,以此发见田园文学的地域书写依然汇入帝国整体之中。台北商业大学助理教授杨承豪表示库切小说《耶稣的童年》是对世界的一种生态解构。小说中“另一个世界”重构人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与德里达“没有世界,只有岛屿”理念贯通,对受全球资本主义、技术霸权与计算式管理逻辑控制的当下世界产生冲击。
国立宜兰大学的高珮文副教授认为朱天文《辉煌的夜晚》中的屋顶花园同时表现女性和植物的政治。结合德里达“药制”概念,屋顶花园成为女性“神农药师”的寄身地,颠覆男人/女人、西方/东方、人类/非人类等多重二元对立并最终创造出介于二者之间的空间。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孙霄教授关注《论纽约2140》中的生态正义书写,将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看作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认为只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共同进行根本变革,才能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正义。
此次会议共有十个平行论坛,结合生生美学研究、生态批评与文以载道、地缘政治与生态话语霸权、跨文化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与“去殖民化”“后殖民”“(去)东西二元对立”、生态评论与中西翻译、生态批评的中国化研究、中西方生态文学/批评比较研究、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学前沿论题等议题展开学术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西安外国语大学王敏教授主持。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李泽涛老师、南京林业大学的韩启群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的倪帆老师、廊坊师范学院的王颖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的龙宇副教授、西安石油大学的孙婷副教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王泽宇老师、温州理工学院的吴俊龙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赵莹老师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付文中副教授作小组总结评议。
第一组的评议人是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王敏教授与李泽涛老师。李泽涛老师提出本组发言人研究对象丰富,分析视角多样。各位学者分别用语用生态批评、生态话语分析、物质生态批评、生态女性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符号暴力分析等研究生态文学作品。第二组的评议人是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韩启群教授与来自广州大学的邵薇老师。韩启群教授以《新物质主义的去人类中心思维》为发言主题,指出新物质主义倡导“物”的回归,并开辟出一种“非人类中心”或“后人类中心”视角;邵薇老师认为韩国生态诗歌中的“花”意象具有丰富的佛教内涵,作题为《从“花”之意象考察韩国生态诗歌对佛家思想的接受》的发言。第三组的评议人是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倪帆老师和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付玉群老师。倪帆老师关注中国大陆文坛的生态转向,在《论贾平凹〈怀念狼〉中物种灭绝与动物摄影之悖论》一文中探索“人类世”时代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付玉群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引画入诗:论弗罗斯特·甘德〈同在〉中的跨界生态美学》,认为《同在》将诗歌引入绘画艺术的视界,构建出具独创性的新物质生态诗学观。第四组的评议人是来自廊坊师范学院的王颖老师和来自西南大学的姚溪老师。王颖老师《“湖畔派”诗人的生态意识及其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一文在“生态三分法”理论指导下,指出湖畔派的观点有助于“美丽中国”的建设;姚溪老师关注中国生态女性身体叙事经验的建构,并置于社会学语境中作《反叛与再造: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生态女性身体叙事》的报告。第五组的评议人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龙宇副教授与来自四川民族学院的高琳佳副教授。龙宇副教授《哈代诗歌中的动物伦理思想》认为哈代诗歌打破人与动物的界限,倡导万物平等的伦理观,勾连起19世纪科学与哲学和西方后现代理论;高琳佳副教授以《康巴作家群生态审美意识的独特性论断》为着眼点,从审美交融、审美体验和审美批评三个方面谈论康巴作家群的现实主义命题。第六组的评议人是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王珏副教授与来自西安石油大学的孙婷副教授。王珏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泰德·休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及其表征》,认为休斯儿童文学作品对自然的表征经历了批判、重建和精神疗愈的阶段性更迭。孙婷副教授表示俄罗斯“乡村小说”绘制了整体性自然图景,《俄罗斯现当代乡村小说中的生态美学》一文旨在发掘这一流派对“万物一体”“生命等值”“生命之美”“和合之美”等思想的呈现。第七组的评议人是来自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王泽宇老师和来自外交学院的孟夏韵老师。王泽宇老师的《自然之思——伊万·什梅廖夫创作的生态伦理观研究》通过分析伊万·什梅廖夫的作品提炼其生态伦理观,并进一步论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特征、人文价值判断与俄罗斯宇宙论;孟夏韵老师重视生态关怀,认为塞普尔韦达的作品同时展现出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价值博弈,发表了题为《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尔韦达的生态创作》的演说。第八组的评议人是来自温州理工学院的吴俊龙副教授与来自厦门理工学院的王育烽副教授。吴俊龙副教授在《论约翰·巴勒斯的简单生活观》中阐述约翰·巴勒斯对简单生活观的呼吁,认为这有助于现代人类摆脱物质枷锁、追求诗意栖居,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王育烽副教授凭借《福克纳〈熊〉的生态启示》一文将“熊”解读为莫比·迪克式的自然力象征,阐述福克纳如何通过多重意象的构造以及人与动物结局的构筑,呼吁人类走上与大自然和睦共处的道路。第九组的评议人是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赵莹老师与来自南开大学的赵静博士。赵莹老师通过霍桑的短篇游记探索其形成独特文化记忆的驱动力,论文《基于自然书写的文化记忆建构——〈以古老的泰孔德罗加〉为例》深入剖析了古堡泰孔德罗加的多元生态功能;赵静博士《20世纪早期美国成长书写中的处所意识》一文以《云雀之歌》和《小镇畸人》为例讨论美国成长书写中的地方想象和人地情感。第十组的评议人是来自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付文中副教授与来自齐鲁工业大学的贺树红老师。付文中副教授的《美国科普作家爱德华·O.威尔逊的生态意识及其启示》梳理了威尔逊生态意识的形成、发展与实践,其中“生物多样性”“半个地球”“亲生命性”等生态理念无疑具有启示意义;贺树红老师的主题为《日本民间“变身”物语中的生态思想——以〈流浪地球〉为例》,发掘日本古代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看法和态度,以及传统自然观的形成。
来自淡江大学的蔡振兴教授、中山大学的程相占教授、台湾大学的教授林耀福教授作闭幕式发言。蔡振兴教授表示本次会议是一个历史性的工作,有助于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共创新历史,携手共建更为光明的生态文明。程相占教授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为切入点,倡导学者和青年学生们拔高研究站位,拓宽研究视域,关怀人类宏愿,共建海峡两岸生态话语体系。林耀福教授充分肯定了会议的价值。他指出,本次会议发言丰富多元,广泛深刻,尤其以年轻学者的踊跃参加为亮点,令人看到生态文学研究躍升的水平、蓬勃的朝气。当下环境、气候、正义等重大问题与西方的霸权体制脱离不了关系,中国文化共生共荣的生生之意,才是发展生态话语的理想水土。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刚作大会总结发言,海峡两岸学者携手研讨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以及生态理论的发展,担当着促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使命。本次会议的举办为促进生态批评及其文学应用的长效发展和推动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作出了独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