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举办“认知诗学”读书会

2023-09-18  点击:[]

为提升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为我校11月份“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培育优秀参会论文,9月15日上午,文艺学研究所在JE126举办了以“认知诗学”为主题的研究生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王敏老师主持,教师赵周宽、刘欣、杨博、毕晓、廖宇婷以及文学类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活动。共有六名研究生进行论文汇报,老师们分别点评与指导。读书会历时三小时,场面热烈、交流深入。

第一位发言的是202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勇君,论文题目为《“文本-图像”生成式AI艺术创作事件中的审美认知》。论文从AI艺术图像的创作图示、美学崇高性审视与审美空间三个层面来分析AI艺术创作事件中的审美认知问题。

杨博老师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针对崇高性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认为技术崇高更多是感官上的、形式上的,与“身心俱化”、情感与道德层面的崇高有一定差异,需警惕其中可能有的技术崇拜。刘欣老师认为该论文的研究问题不够聚焦,第一、第二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松散;“引言”不能只是文献综述,也要提炼出观点来,谈一下研究的未及之处;观点要具体化,论文中“适合时代发展的美学认知模型”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赵周宽老师也提出了相近看法,认为在后期修改过程中可进一步聚焦,论文中的“崇高”问题值得深入探讨,需注意这一概念的历史性。毕晓老师针认为关键词选择4~5个为宜,目前论文的关键词选得过多,反而显得研究欠缺问题意识;论文后期修改需注意第四部分讨论的“气氛美学”与媒介变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廖宇婷老师也认为论文的问题意识可以加强,有些口语化表述注意整合成学术性语言,习惯性用“而”字、结语太短可以修改一下。王敏老师认为论文还可以从“审美创新”“个体性”角度对AI艺术创作特征进行反思。

第二位发言的是2022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秦婧尧,论文题目为《本体•空间•图文:文学地图的认知策略与价值探索》。汇报人首先对论文的各部分进行了简要陈述:第一部分是异质与共生:文学地图的本体构架,主要通过文学与地图的异质与共生因素,为论述文学地图这一新型模型的融通与结合提供辩证的背景框架。第二部分是“路线认知”与“概观图示”:文学地图的空间认知策略,主要通过移植与借鉴心理学模型中的认知地图,为文学地图的空间认知提供导向与指南。第三部分是“图本”与“文本”:文学地图批评的互文与增值,通过文学与地图两大类型的特性进行相互阐发、重构与增值,进而为文学地图提供批评策略。结语部分对文学地图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展望与提升,指出其批评方法的可塑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定然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大有作为。

赵周宽老师指出,论文展示了扎实的写作功底,但是对于文学地图与传统文学的比较有待补充,对文学地图的革新应加入更多的思考与研究,通过探讨文学地图对传统文学问题的解决来突出文学地图的创新性。刘欣老师指出了第一部分与后文的逻辑关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同时具体指出了论文格式和语言存在的问题,细节的处理关涉论文质量。毕晓老师指出,论文关于宏观层面的写作还是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但是没有抓住核心问题,应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突出文学地图作为方法的研究价值;建议阅读莫莱蒂的文章与书籍,学习其写作思路与地图模型的运用技法。廖宇婷老师也强调,要注意论文的格式、标点、语病与段落划分的规范,以及理论文章的术语运用中的逻辑关系梳理。王敏老师认为论文题目有些大,可以就某一部分展开来写,还有语病的处理以及段落划分需要注意通顺与流畅。

第三位发言的是2022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白雪,论文题目是《地缘文化的多模态隐喻——给予陕西电影的认知分析》。论文主要以近期三部电影——《塬上》《树上有个好地方》和《拨浪鼓咚咚响》为例尝试从多模态结构隐喻、多模态本体隐喻以及精神旨归三个层面来解读陕西电影。通过个案研究和分析,探讨电影视听和主题内涵中的隐喻要素,以在场的影像实体代替不在场的概念实体,三部电影以互文关系将历史经验与陕西地缘文化相结合,从文本内的血缘、家庭共同体想象向文本外的地域文化共同体所扩展。

廖宇婷老师认为论文写得细致,但涉及的主题太分散,三部电影的代表性值得推敲;理论与文本结合不够紧密,小标题不具有概括性,并注意写作的细节和参考文献的引用。毕晓老师指出地域性和时代性是不同研究角度,可以选择空间和时间其中一个维度去阐发,再者论文陕西电影特色方面可以进一步突出。刘欣老师提出论文入题有些慢,主体部分不突出,图表的使用需要注意必要性,引言部分应该体现理论的必要性;建议学习一些典范论文文本,在写作方法上进一步训练。赵周宽老师就论文提出多模态隐喻理论对传统的影视语言分析有何推进,对传统文学的景物描写、人物性格等有何作用?对论文写作指明方向,很有启发意义。王敏老师建议可以突出陕西电影的特色,比如空间隐喻中“高原”等概念隐喻,注重论文写作问题的聚焦。

第四位发言的是2022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陈花,论文题目是《语言•审美•情感——浅论认知诗学下的文学研究》。论文基于认知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层面对认知诗学的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并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对认知诗学进行讨论,主要涉及文学研究中认知与隐喻,认知与审美以及认知审美之后带来的审美效果等多方面的关系。

赵周宽老师首先指出论文思考全面,但当中小标题和大标题中的关键术语太多就会使得论述不集中,聚焦不够,导致论文的正文部分有些泛;雅各布森语言“组合/聚合”关系思想可以引入到本文的思考中去。刘欣老师认为论文选题符合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但存在着写作方法与表达方面的问题;建议聚焦到记忆主题上,将之与认知诗学联系起来思考。毕晓老师指出论文存在观点的输出和问题的提出,在论文中没有看出围绕特定的方面进行论述;维柯《新科学》中关于隐喻、转喻、反讽的讨论可以参考一下。廖宇婷老师认为汇报人的观点过于分散,关键词过多;论文大多是陈述性的语言,在反思批判和个人观点的输出方面可以加强,在标题与参考文献的引用的规范方面要多加注意。王敏老师指出论文主体可以集中在“记忆”这一个小点,在此关联语言、审美、认知,突显问题意识和逻辑性。

第五位发言的是202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赵佳欣,论文题目是《认知视角下诗性隐喻的特性》。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基本隐喻到诗性隐喻,诗性隐喻是基本隐喻的延伸,作家在隐喻的使用过程中运用了陌生化的表达,将细腻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辨相结合,包含了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人生奥秘的探寻。二、三部分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分析诗性隐喻的特性。从创作者角度来看,文学离不开表现情感的目的,隐喻的使用可以让作者酣畅淋漓地表达心中所想,既有凝聚在文学形象中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又包含了某种审美评价。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具有再创造作用,读者的认知过程也是对隐喻的求解过程,不同读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跨域性和多义性成为诗性隐喻的求解特性。在解读诗性隐喻的过程中,有着相同经验和文化背景的读者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复杂抽象的隐喻进行理解,还需要适应不同文化的隐喻系统,才能准确传达隐喻的意义。

廖宇婷老师认为论文语言表达精炼流畅,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需要修改,注释和参考文献内容一致时可以只出现在参考文献,注意论文格式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拟标题时要注意用词的对应,如“情感性和理性”可以修改为“感性和理性”,论文整体结构上每部分需要做到理论阐释和举例篇幅相当。毕晓老师指出可以换一种思路,从思考“诗性隐喻的特性”转变为思考“什么样的隐喻是诗性的”,使论文更具有思辨性,论文中的举例体裁较为宽泛,重新界定“诗性”的涵义才能从诗歌扩展至其他体裁的文本。刘欣老师提出可以针对某个诗人或者流派来阐释诗性隐喻,使论述更加集中,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外比较,将论文聚焦到具体问题的分析。赵周宽老师认为论文提到了从创作到接受再到交流的整个过程,可以将论文集中于文学接受部分,并与前沿问题相结合。王敏老师同样认为论文标题中“特性”一词无法体现思想性的观点,可以进一步思考,使问题更加集中。

第六位发言的是202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石心仪,论文题目是《观念•身体•物感:作为认知的情动理论研究》。论文从认知诗学及认知心理学出发,以认知诗学作为方法论,探究情动之力与观念、身体、物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感官体验与抽象机器的形成与运作中解读情动主体的创造性实践,认知诗学观照下的情动理论彻底打通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难以消弭的隔阂,将游移于理智与心灵之间的情状—观念输送至一个较为稳定的认知场域中,为富于主体性、不确定性的心理情绪与身体感觉提供了更具理性的认知判断,并以此促成影响现实的主体实践活动。因此,对情动理论进行认知诗学式的解读,将情动的生成与流变过程从偏狭的自我情感体验跃迁至具身层面的理性思考,从个体情绪的描摹升华至由认知激发出的更具恒定性、持久性的超越性情感。此后,留存于“身体”之中的情动便与世界建立链接,在个体情动成为对世界的认知投射的同时,也将这富于无限可能性的情动空间导向充满希望的情动未来。

赵周宽老师认为本论文理论难度比较大,汇报的同学们所存在的共同的问题:理论问题当中欠缺对于标题关系的思考,标题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逻辑顺序关系,也可以纠缠在一起,形成不可拆解的整体;而汇报人的“三体”概念是一种延展的,但对于题目中三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刘欣老师指出论文的表达方面比较通顺,但用词表述要谨慎准确;应该用理论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独的探讨理论,要找到问题性,搭建好论文的整体框架之后进行写作会更加顺利。毕晓老师指出论文的内在逻辑要进一步斟酌,德勒兹反对认知关系的身心二分的逻辑,因此将“认知”和德勒兹勾连起来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廖宇婷老师指出论证的时候可以援引一些例子或是结合论点,要更加注意细节问题,她同时指出汇报人在第三部分的“物感”只涉及到了西方文论,而并未涉及中国古典文论,中国古代“物感说”很多,可以查阅资料进行补充。王敏老师认为本文理论概念是学术热点,在后续的修改方面可以加入新的维度进行辩证性思考。

王敏老师在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读书会以“认知诗学”为主题,理论性、跨学科性比较强,同学们论文写作态度认真,反映出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开拓精神。老师们在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各方面给出了具体、细致、深入的意见和指导,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消化、吸收,进一步修改论文并和老师们继续探讨、交流,打磨出高质量的论文来。同时,王老师鼓励同学们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论文的问题意识,找寻到一个切入点和关键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经常会存在推翻原有想法的情况存在,不要有畏难心理,在反复修改中一定会有所进步。

本次读书会以“认知诗学”为主题,以学生论文为研讨文本,师生俱做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同学们在会议之前对于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各位老师对于学生的论文也进行了专业、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有助于加强我院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是一次深入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电话:029-85319227  电子邮箱:wxyb@xisu.edu.cn 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版权所有 2019-2020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