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晚,中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读书会在JE126顺利举办。我院院长韩伟、教师孙霄、孙旭、邹莹、陈兰熏以及202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参加此次读书会。本次会议由赵一帆主持,阚立珍、王乙、王欣子、石心仪、吴玉、周章、李春燕、赵佳欣、赵然九名同学分别从艾玛命运悲剧的凝视、《逃离》的三重主题、迷途的尤利西斯、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悲剧探究、纳博科夫与乔治·奥威尔文学批评比较、日本文学中的女性书写研究,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影响研究、纳博科夫文字下的喻示以及阿克瑟尔城堡中的想象文学研究等为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学术汇报。2020级研究生王铮向同学们分享了关于研究生课程学习、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心得体会。
阚立珍聚焦于《包法利夫人》为何不以《艾玛》为书名的主题,结合凝视理论分析了男性视角凝视下的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缘由。从“艾玛是被压迫和损害的女性”和经典文学批评对艾玛的评论两个角度入手,认为小说书名来自于福楼拜对艾玛悲剧的同情、被观看的命运和幻想断裂的现实处境、对颓废美感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等方面。阚立珍认为艾玛体现了人性的弱点,应作为普通人的命运悲剧来探究而非“不守妇道”者被评论。
王乙将《尤利西斯》和《奥德赛》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迷途的尤利西斯”。从二者的人物、空间、文化等方面对读,以“戏仿的拒斥”和“迷途的尤利西斯”两方面为切入点,具体展开为“作者的迷途”“读者的迷途”“文本的迷途”三个部分,并归结为“命运悲剧”这一主题,表示可以借助神话传说、英雄故事等方式安置人的内心。
王欣子提出了日本文学中的女性书写问题。以《雪国》等作品为例,分析了“镜”的意象,认为镜像属于女性而观察者属于男性,因此日本文学史中男性作家及视角有明显的垄断性。溯源日本文学五个分期中的女性书写传统,指出要以女性主义批评为切入点,结合历史语境来探究日本女性书写的主旨和内容。
石心仪探究了“纳博科夫文字下的喻示”这一问题。从写作手法、文本理解和阅读方法三个角度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分享。关注到《文学讲稿》对福楼拜“千层饼写作手法”和“多声部配合法”的解读,重点分析“《包法利夫人》中叙述视角转变”“‘包法利主义’与‘堂吉诃德精神’的相似之处”两个问题,并介绍了“问题意识”和“感性认知”两种阅读方法。
吴玉论述了门罗小说《逃离》的三重主题。聚焦小说《逃离》中的“逃离”这一主题,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逃离家庭”“逃离自我”“逃离两性”三个“逃离主题”,认为小说展示出多重的“逃离”书写,呈现出逃离问题的开放性,由此提出“女主角将何去何从”这一具有现实启发性的问题。
周章从美国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展开思想,分析了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来源并以“经济决定论”“行动异化”和“思想异化”为着眼点进行谈论。周章梳理了美国批评界中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四种模式,总结认为历史角度和文学新闻是其关注重点。
李春燕比较分析了纳博科夫和乔治·奥威尔对狄更斯作品的评论,认为纳博科夫对狄更斯的作品持赞赏的态度,而乔治·奥威尔则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价,相较之下纳博科夫的文稿带有“新批评”的特点,而乔治·奥威尔的文评则带有明显向外转的趋势,应该充分地相互借鉴与参照。
赵佳欣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提出“中国古代有无悲剧”这个问题,并以《赵氏孤儿》的影响研究为例进行解读。首先从《<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一文出发研究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西去欧洲的课题,其次分析中国对悲剧的不同看法,总结得出中国古代存在悲剧的答案。最终进一步指出中国悲剧有自己的美学特征,并厘清了悲剧作品的线索和类型。
赵然探讨了《阿克瑟尔的城堡》中想象文学的探究。其一探究想象的缘起。指出威尔逊认为阿克瑟尔的道德高标在于弃绝生命,在强烈的想象中获得极致满足。其二指出叶芝、普鲁斯特、T.S. 艾略特的作品中都具有想象文学的特质。其三论述了叶芝象征主义诗歌的很多意象都是以爱尔兰神话为蓝本,并对神话进行重新改写重建民族身份。其四指出象征主义有幻灭疲乏之感,想象脱离日常生活隔离现实社会,需要引起关注。
在各位同学的分享过程中,老师们都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老师们建议,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意识到理论的共性和局限性,更加关注批评方法并学会观察和运用,如《文学讲稿》中作者对结构的批评等。需要注意作家谈论作家往往比较深刻,但我们也要反思其中的主观性。需要大量阅读经典的文学批评作品,避免主观和过多个人体验的掺杂,体现出理性的批评精神。同时,读书报告要有自己的思考及论文的问题聚焦意识。要有意关注高级刊物的论文结构,学习和引用更高级的刊物,关注新的材料与理论,加强创新意识。
随后,202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同学王铮从课程学习、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博士申请等方面为研一同学做了交流分享。
这次读书会是202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以来的首场读书会。此次读书会内容广泛,讨论全面,较为深刻地触及文学研究的各个层面。同学们发言积极,指导老师精心严谨,构成了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