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院庆祝“建校70周年”系列讲座之“语言的简约之美:在共性与个性之间”线上学术讲座

2022-03-24  点击:[]

3月24日下午,我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和友为学生开展题为“语言的简约之美:在共性与个性之间”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教授李榕主持,我院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讲座。

报告中,张教授以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提出、圆周率的测定为引,强调只有处理好科学精神与本土化意识的关系,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语言间的共性与个性。如何正确把握语言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呢?张教授就此分析了三个个案,详细阐释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中的体现与应用。

一、疑问词移位的“显性”与“隐性”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与个性。通过比较分析汉英语中的疑问词,张教授指出,从表层结构看,汉英wh-疑问词有各自的殊性,为移位参数:一个移位,一个不移位(在位);基于共性的考量,汉英wh-疑问词都移位了:一个在显性句法部门,一个在隐性逻辑部门。

二、南北是非:系词的“异”与“同”

在南北方言中,许多语言现象中也存在着共性与个性。在分析大量方言语句后,张教授指出,北方话(以普通话为模型)系词“是”和粤语系词“係”在容器逻辑释义模型下表现出共性,在话题类系词句条件下呈现个性。以共性的眼光看,两类系词在底层结构是相同的,都含有一个主语,到了表层显出不同:北方话允准空主语,粤语、客家话则不允准。

三、重叠之问:对AA问句的一种处理策略

不同民族语言之间,同样存在着共性与个性。以汉语和彝语为例,张教授就此展开详细讲解,认为汉语方言中与彝语中存在的AA式问句是A-not-A问句的一种变体,疑问特征[+Q]是由自身携带该特征的[A-not-A]承担,重叠疑问只是一种表象。这种重叠文本质上仍是一种极性问句。

最后,张教授以剃刀定律、微言主义、大道至简三个关键词结束讲演,李榕教授作讲座总结与分享。在向张教授表达诚挚感谢后,她总结了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研究材料,并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启发和收获,鼓励学生勤学好思、多多积累,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为今后学术道路打下良好基础。

学者简介:张和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汉语语义学研究,著有《“是”字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汉语句法学》等学术专著,并在《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等语言学国家重要期刊发表文章。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电话:029-85319227  电子邮箱:wxyb@xisu.edu.cn 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版权所有 2019-2020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