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事件哲学” 研究生读书会综述

2022-01-14  点击:[]

   2022年1月7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文艺学研究所举办了以“事件哲学”为主题的研究生读书会。中文学院韩伟院长、文艺学专业教师赵周宽、刘欣、王敏以及文学类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读书会。读书会以汪民安、郭晓彦主编《事件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中选录的11篇前沿性论文为阅读材料,由12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做读书汇报,专业老师评议,最后由韩伟院长总结点评。读书会分上午9:00-12:30、下午14:00-18:00两场,工作量饱满,场面热烈,交流深入。本次读书会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事件现象学与共同体事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胡亚蓉博士就乔治·弗里德《何为给予?——海德格尔和德雷福斯论共同体事件》做了读书报告,主要通过“习惯共同体”、“共同体与事件”、“情景化的超越”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由希罗多德的“习惯乃万物之王”引入,指出其中的“习惯”与德雷福斯对特定历史共同体的背景实践理解近似,因此是理解海德格尔“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关键。紧接着由此提出问题——实践与在我们意识、理性意识之下或背后流动的意识之间的联结怎样给予了我们世界的意义。“事件”是明晰德雷福斯以何种方式延续海德格尔的思想路径的关键。事件作为历史中的奇点,开启历史却不发生在历史之中,因此作为整体被给予的各个共同体均互不包容,由此它们便以否定普世主义的方式根植于自身的同一性之中。接着又谈到“共同体与浸入”这一概念。米歇尔•桑德尔在《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中批评约翰•罗尔斯的原初观念时指出“在原初状态中所发生的是逐渐自我意识到一种交互主体的存在。”因此,正确相对于善好的优先性问题,必然被颠倒。海德格尔的政治学将人类共同体理解为根植于归属性之中的共同体,而归属性又是以与他者的绝对差异原则为前提。胡亚蓉以日本人和美国人两种不同文化日常行为中如何使用茶杯为例,说明共同体对存在的前存在论领悟是开启了对象、行动和关系的全部领域的,真正的文化变迁发生于与理性无涉的背景实践和归化的层面。文化变迁不是理性评估的结果,而是对存在论的领悟。这就牵扯到本真性,它是人在情景化实践中的彻底浸入。德雷斯主张本真的人(亚里士多德所说“有智慧的人”),认为不存在以逻各斯为基础的普世的、超越论的阐释学。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阻断了我们同我们在共同体实践和认同中的本然的沉浸。共同体之自保,为至高之善。

第二部分提及“共同体与事件”,并从“事件的两种用法”“合理性与事件”“对伦理生活和伦理深思的理解”三方面进行论述。“事件”的两种用法分别为常规场合事件和世界——历史事件,二者都以一种叙事方式为前提,这种叙事方式通过让两类事件对某一被给予的共同体及其中个体有意义的方式凝聚起此一共同体。胡亚蓉借海德格尔和德雷福斯对“事件”理解的异同更加清晰地向我们解释“事件”的意义,并引出“合理性与事件”的关系。德雷福斯延续海德格尔的思路,认为西方思想中关键、败坏的转变源自柏拉图所代表的对规则、原理和算法合理、自觉的认知主义思维,而人类掌握知识的途径却是非认知、沉浸式和直观的,所以有许多契机会让世界中习惯化的生活崩塌,比如说美国土著民族克罗人因征服和其他土著民族的领地扩张和军事活动而遭受文化毁灭。再者,胡亚蓉博士又借海德格尔的话讨论了对伦理生活和伦理深思的理解,她认为现代社会对科技的崇拜和消费主义社会,产生一种新的脱节和混乱,需要发现其中被遮蔽和忽视的可能性,从而开拓出向未来的道路。

最后一部分讨论了“情景化的超越论”,在对“喜欢的出离——柏拉图的‘洞喻’”的解释论述中,用了“洞喻”这个有趣的实例——洞中的囚徒站起来上前,看到火光,因此他世界的意义被颠覆,走出洞穴,直面并适应日光,直到再重返洞穴,再适应黑暗。这里的黑暗是一种重构了的黑暗,与未经改变的洞穴居民建立起危险的互动关系。“洞喻”中的囚徒经历的就是世界——转变的事件。因此,探索真理的前提是直观——进行深思决断的途径之一、习惯与出离的相互微调。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陈颖由三个问题引入,对弗朗斯瓦斯·达斯杜尔《事件现象学——等待与惊诧》做了读书汇报:哲学如何可能解释突然发生的事件以及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一种关于“事件”的现象学思考又何以何能?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进行的现象学研究作为对“事件”的一种解释又如何被理解?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诠释,分别为“回到事物本身”“时间意识的河流”以及“何以可能”。按照胡塞尔的理解,“回到事情本身”意味着无需寻找任何所谓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某种超越性“本质”或“实体”。《现象学的观念》中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任务不只在看待任务时,他们都只是在那或只需要“被看见”就行,还要表明它们何如为了一种意识去建构自身,这种意识就不再仅仅是形象的容器。意识本质上的意向性和构成性使得需要讲客体置于括号之中或放在一边,也就是胡塞尔所说的悬置和悬搁。继而通过对前摄与滞留以及“视阈”结构的论述引出“时间是意识的河流”。事件的第三个方面陈颖同学论述了何以何能,包含意外与惊诧、虚无与过剩、两个方面。不可预测的、意外到达和以惊诧方式发生和降临我们身上的事被意为意外,而事件在意外的强语义下总意味着一种惊诧,这种惊诧不可预料、不做警告、将我们带到无法预料的未来。巴迪欧、齐泽克等人认为,“事件”被认为产生于特定情势内部特殊的一点,即“事件点”,在事件点的事情难以捉摸,人们无法判定。因此对于既定的情势,一个事件的爆发就构成了内部的断裂性力量,代表超出情势秩序的“例外”和“过剩”。现象学解释的不仅仅是给定的资料,还要分析潜能。因此现象学不仅是关于意向活动和意向对象“我思”和“所思”的相互关系,还会建立起意向行为自身之中对意向对象进行必要超越的原则。意向分析可以视为一种预期现象学基础。

  赵周宽老师在对胡亚蓉和陈颖读书汇报进行了评议。赵老师用了“现象学的美国政治哲学效应问题”来对《何为给予?》这篇文章进行了概括,即德雷福斯在美国政治哲学中如何援引现象学的思想来阐发自己的理论。他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分析转译至社会层面。德雷福斯指出了前逻辑思维与理性思考的关系问题,认同了罗蒂的不可通约性,由此提出了政治共同体的辩证关系:内在同一与外在区隔。除此之外,赵老师还对事件的本质进行了具体的陈述:海德格尔认为事件本身即冲突,而这个冲突过程就是真理的形成的过程。德雷福斯将事件分为日常事件和会产生本质性后果的事件,这种定义使得事件的本质这一思辨问题被转入共同体的个体和共同体间交往问题之中。此外,赵老师谈到了诸如横向超越、静态超越等带有美国实用主义色彩的超越是现象学应用中的新思想。

  赵老师指出《事件现象学》一文主旨是从事件哲学的逻辑中推绎出事件现象学何以可能。不同于传统哲学中对主体性、本质性必然性的探讨,事件哲学将非一致性与偶然性推至讨论中心。在辨析了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对于“回到事情本身”的不同阐释,随后又探讨了意识的时间性结构这一问题,胡塞尔从时间意识结构的动态性中发现,当事物不可以被把握,就会出现一种可见与不可见交织的状态。意识可以直接通达意识对象是一种理想状态,即意向结构是一种直接呈现和完整呈现,但在意识结构自身历史展开中,这种完整呈现的理想状态永远不会达到,所以意识会有剩余。最后赵周宽老师还不忘向听者们提出了“回到事实本身”的悖论和豁口、发生现象学中的“过剩”以及梅洛庞蒂的“事件现场”三个思考问题。

二.事件的意义生成性与事件思维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王铮汇报的主题是“德勒兹与概念”。王铮对德勒兹生平进行了详细介绍,采用漫画形式的PPT将晦涩难懂的哲学观点直观、美感地呈现,让整个汇报过程显得生动有趣;认为作为后结构主义哲学家的德勒兹并不像德里达那样专注于解构、拆分,而是擅长建构。德勒兹的思想重点在于柏格森主义——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内在于一种差异化的过程中。根茎的第一原理指的是根茎的任意一点可以和其他的任意一点接续。主体一直在主体化的途中,主体并非先验,而是后验,不是一堆经验的不连续的集合。

  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闫哲对德勒兹的《意义的逻辑》(节选)做的读书汇报分为四部分:首先由事件哲学的初印象入手,从其背景、定义和意义谈起,选取怀特海以及巴迪欧对于“事件”本身的解释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概念。对于“命题”,他选取了齐泽克《事件》中的一段对“事件”作以进一步说明,并理清了“指称”“表示”和“意谓”之间有何关系。文章的第三节“意义:事件本体论的确立”伊始,闫哲将德勒兹对“事件”的创新——引入了位置和空间的概念解释的很清晰,认为事件不仅存在于现实状态,还存在于语言上无形的空间。现实层面带来的是后果,而语言上的无形空间指的是意义的生成。因此德勒兹强调:“事件的条件并不是某个事态在时空意义上的实现,所以我们不会说事件的意义是什么,事件本身就是意义。”奇点即理想型事件(完美事件),就是一个特异性或特异点的集合,这些特异点可以描绘出很多东西。他们可以是“任何点”,或者所谓的“敏感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马俊豪就弗朗斯瓦斯·祖拉比什维利的《事件》一文,介绍了祖拉比什维利对德勒兹的解读。他选择由德勒兹《意义的逻辑》选段进行引入,推出事件等于意义,言语活动就是被说成事物的东西。因此事件的到来只是一个瞬间,而言语活动记录了这些事物的状态的差异。另外,析取就是言语。用数学公式来解释析取的意义,结论是事件的构成2/3是析取的结果,事件的综合,1/2指具体的事件。事件可以在言语中寻求庇护——认为事件只是混合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对等物,临界线一方面没有穿过言语活动与事件之间,另一方面也没有穿过世界与其事物状态之间,但是穿过言语活动与世界关系的两种解释之间。因此,言语是表征,世界为本体,而言语可以穿梭在世界和解释之间寻求庇护。他还谈到了事件的悖论——事件纯粹是“可表达的”,只不过是世界及相应事物状态的“属性”,因而相应的命题与事物状态的二元论没有在事件的平面上被重新发现,事件仅仅在其归属于世界时才持续于言语活动之中。因此,事件同时存在于两个方面:意旨分化出来的复本和事物的状态,故而出现了潜在与实在/问题与答案的概念,也出现了符号和意义理论及生成理论。

马俊豪汇报的第三部分是祖拉比什维利对德勒兹的反思。提出疑问:我们有足够理由来反对关于事件的思想和关于“是”的思想吗?或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两者搞错了?这就要谈到在德勒兹的思想中,事件存在于两个层次:思想得以思考的条件,即迫使思考的外力——平台和思想的特殊客观性,即每一个概念都是事件在平台上的建构。德勒兹在表达中尽量避免“是”这个字,所以对于德勒兹的“本体论”我们应该从两个维度小心提防:使批判哲学变成本体论的东西;“发生”也成为相对于“生成”新的概念被理解。汇报的最后留下关于事件的两种思想:能够追回“是”和仅仅只能看到词语,认为这个对决即时基督教观念和新出现的非基督教观念之间的对决,借此希望引起听者的思考。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高渊圆的读书汇报围绕凯斯·罗宾逊的《在个体、相关者和空之间——怀特海、德勒兹和巴迪欧的事件思维》展开,主要对比三人对于事件概念的不同理解,从类似与单义性、主体性与非人、生成与连续性、动物和数字四方面论证他们三人对事件的研究进路和选择分开来的东西,即在他们的思想中,实存的个体性、实存的相关性和实存之空这三者之间如何达到平衡。“类似与单义性”方面,从德勒兹和巴迪欧对两个概念不同的理解出发,进而对差异作出解释:对巴迪欧来说,差异即是同一,但是同一有不可同化差异;对怀特海来说,唯有那些同一的或者相似的东西才能形成差异;对德勒兹来说,唯有差异才是同一的或者类似的。“主体性与非人”方面,德勒兹理论化了一种消散性的主体,它在人类经验的没影点之后消失;怀特海构建了一种被扩张的或者被延展的主体,使得人类的经验得以扩张和超越自身。巴迪欧将人类主体假定为一种向着普遍性敞开的类型程序的有限状态。德勒兹在人类中寻找非人类的生成,而怀特海在非人类中寻找类人类的生成,巴迪欧寻找一种对于不朽者的人类忠诚。“生成与连续性”层面,当巴迪欧致力于一种存在的非连续性的时候,德勒兹致力于生成的连续性,怀特海致力于连续性的生成的理念。所以,与事件和主体相关的时间的角色,是一个关键的区别。在“动物和数字”这一部分,高渊圆谈到三位理论家本体性建构的差异,对德勒兹和怀特海来说,存在不能只在一个体系中思考,而必须置千个双重的问题性之下;事件也不能从存在中,从实存和生命的个体性和相关性中减除出来。最终,巴迪欧在这两种解释或杂多性“融合”的必要性这一问题上,与德勒兹和怀特海分道扬镳,但他们三人都确认了,作为“新”之自我实在化结构的事件的中心性和重要性。

王敏老师在评议时首先从时间性内涵方面阐释了“事件”概念,“事件”不是在时间流中固定下来的确定性的“事实”事件”的生成在过去、现在、未来三重维度进行,比如,作为事件的“兵马俑”就不仅是物质性的存在,而是包含着历史内涵、当下认识、未来阐释可能性的一种存在,这样来看,它的意义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时间流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内涵。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其生产出来的内容会改变已有认识和思想。王铮引用的《千金要方》中“阿是穴”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作为事件的新造概念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以一个全新的命名才能表达出一个全新的情境,反过来说,时间流中产生的新情境及其内涵是已有的概念和思想无法囊括的,也只能以一个新的事件才能表达。而这种新的事件,也正是闫哲所言德勒兹理论中具有“特异性”的“奇点”,闫哲举的梭罗栖居瓦尔登湖的例子正是一个“事件”、一个“奇点”,和陶渊明“采菊”、今天的生态危机下的环境保护……都有差别,是有着独特内涵、又不断生产意义的事件。马俊豪所举的足球赛中进球的例子也很恰当,“进球”这一事件像刀切入厨房的一块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把前后两段时间分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的两半;《罗生门》这一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叙述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所具有的的事件性质,事实只有一个,事件却又三个,每个叙述者的叙述行为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意义生成活动;《盗梦空间》的例子,也同样展示了事件应当从主体视角来理解,不同维度的事件对于主体来说会感知不同的内涵。高渊圆的细致辨析,显示出优良的理论思辨能力,同一与差异的二元对立、主体性问题、意义生成中的杂多性问题、动物视角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三大理论家之间都有区别,各有侧重点和独特内涵,分析其内在理路才能深入理解事件理论的多个面向,因而需要我们再进一步学习和辨别。

三.事件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阐释价值

比较语言学与比较文学专业的郑华博士对斯拉沃热•齐泽克《撤销事件》做了读书报告,她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一步步深入,运用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展示。郑华博士谈到,齐泽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哲学“明星”,他具有捕捉话语和信息的能力,又能够以非常精炼的表达技巧讲他的思想通过媒介传达出去。他关注了很多事件,包括欧洲的政客,电视访谈节目,甚至是一些流行乐曲以及对众多电影的分析,近年来也关注到了新冠疫情事件等。齐泽克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齐泽克所言“撤销事件”,就是回溯性地撤销某件事,使之如同从未发生过一般。郑华博士提出了几个疑问来一一解答:什么是事件?第一,事件是陈述式的,而且发生在一定的空间,总是以某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来产生;第二,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观点都构成了抽象性事件的多样性;第三,事件就是堕落本身,只有当平衡被打破,系统出现异常之时,事物才会出现;第四,真正的事件恰恰是主体性这个事件本身;第五,回到了亚里士多德具有本质属性之实体的存在论;第六,结果是事件最初产生的原因,但结果又没有完全满足或对等于原因,它是对原因的一种溢出,正是因为这种溢出,所以产生了事件。齐泽克对转捩中的事件、架构的事件、因果事件、顿悟事件、哲学事件和精神性事件这六个方面对事件的本质做出了分析。

其次,什么是撤销?齐泽克分析了沃尔特·本雅明“指向未来的过去之文本”的观念、卡尔·波普“第三世界”理论、吉尔·德勒兹“纯粹过去”与“回溯运动”的概念以及雅克·拉康对于“防止被遗漏”到“不阻碍被记忆”的转变的论述。通过对这些哲学家思想的归纳总结和发展,齐泽克作出了撤销发生的可能性的论述,撤销是以回溯的方式改变、取消、解除世界的意义,从而使世界的意义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接下来,在了解了事件和撤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撤销事件或者说事件的撤销指向什么样的内容?

   齐泽克举出两个例子,罗西尼演绎《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演绎《费列罗的婚礼》,通过这两部歌剧演绎形式的对比,表现出齐泽克热衷于不为局势所动容的一种抗争性态度,否定因为外在的局势或某些意识形态做出的一种回溯式的否定而创作的假象式的美好。谈到这里郑华博士进一步引出最后的问题:撤销是如何发生的?又为何会发生?齐泽克认为:“我们看到了最为严重的社会道德真空:当社会丧失了最起码的羞耻感(正是出于这种羞耻感,为非作歹之徒会将罪行视作羞于启齿的秘密),当暴虐的酷刑与屠杀在数十年后仍能成为公共追捧的事迹,当这些悲剧不复成为由于公共利益而必须犯下的罪行,当人们云淡风轻地将其视为愉悦刺激的壮举。”这就是齐泽克所谓撤销的指向。“批判反思的起点应当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恶果:资本主义全球化破坏了传统伦理的“符号意义”,导致了的道德真空,道德真空就意味着对世界做出一种否定性的回溯。”而这就是撤销发生的原因。同时齐泽克认为: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解放事件正逐渐遭到侵蚀、否定与撤销,而我们被其建构的幻象所蒙蔽了。人的困境就在于我们已停驻于一种持续性的前事件状态,其中那看不见的壁垒似乎一次又一次地阻止着新事物的崛起与真正事件的创生。产生这无形壁垒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近期的胜利。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王浩宸对于詹尼•瓦蒂莫的《无法克服的矛盾和事件》做了读书报告。王浩宸同学首先对这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作以简单介绍。瓦蒂莫是意大利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也是意大利共产党的一员,研究主要涉及阐释学,受到尼采、海德格尔等的影响。他提出一种虚无主义阐释学,声称“没有事实,只有解释,这也是一种解释。”哲学历史上认为,哲学的出现就是为了消除矛盾,摆脱迷信与无知。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提出辩证的哲学思维,矛盾才是必然的。瓦蒂莫提出:“我们对于矛盾,并不需要一定要解决它,而是,把矛盾置于首要,给我们震惊,是为了思考。”由此,阐释学脱颖而出,阐释学是一门讨论他者无法还原的他者性的学科,同时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是一种广义的阐释学。

  瓦蒂莫是认为,我们所说的事实仅仅是我们认为的事实,而不是实证主义意义上的客观事实。瓦蒂莫拒斥了本雅明提出的二元对立式的设问句,认为我们无法回答真理,只能根据历史条件,提供经验,并且认为这将会改变对现实的已有理解。阐释学优越在于它开创了一种开放的辩证法,倡导多元化。瓦蒂莫赋予了阐释学一种革命的本体论地位,这是超越性的。他的虚无主义阐释学有其产生的针对性,针对的是一直徘徊在西方世界的理性暴政,这样一种旧学新生的阐释学突破了原有保守主义,也更加靠近后现代哲学的目标,即以思考冲突为本体,提倡多元、差异。然而这样一种哲学能否解决由来已久的思想困境和新出现的后现代问题,轻率的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刘欣老师针对郑华博士和王皓宸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郑华为此次读书会做出的充足准备,她以解读主题词的方式展开讨论,并对齐泽克论著不同译本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在此基础上使我们对《撤销事件》这一专题有了很大程度的理解。她赞扬王浩辰同学思路清晰,以回顾哲学发展史为基础,谈到瓦蒂莫对哲学认知的反思与批判,同时引申到瓦蒂莫虚无主义价值立场,最后指出这种虚无主义的针对性,整个过程语言流畅、表达有条有理。

此外刘老师也分享了自身对《撤销事件》这一专题的的看法和学习经验。齐泽克认为事件呈现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繁杂多样的面相,但同时他也试图通过一些最简单,最纯粹的事件来探究它的基本属性。对齐泽克来说,1.事件的发生总是出人意料的。2.事件是以一种新质的产生为目标。3.新质的产生是要破坏先前稳定的结构。正因如此,他不轻易地以定义的方式告诉我们事件是什么,而是把对这个概念的探寻比作为一次旅行,从启程开始,途经六站,最后到达终点,分别在宗教、哲学、精神分析、政治等不同维度上讨论了关于事件的不同观念,从而实现了“以事件性的方式入手展开对事件的探索”这一研究目标。刘老师进而提出学习新理论的方法:首先在阅读作品时,我们要提取关键词、搭建框架、寻找线索,探索理论背后的现实基础;其次要在了解所探讨问题的背景之下,来针对性的再次阅读文本,形成对此问题基本性质的判断和探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凝练出自己的观点。

文艺学专业的王彩转同学,就雅克·德里达的《言说事件的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为题展开读书报告。德里达认为事件的本质是不可能的,通过对使“决定”成为事件、使“发明”成为事件举例,来佐证事件的本质是不可能的,将他者代入不可能来理解不可能,即要想事件成为事件,必须突破自身、超越自身、延伸自身。“言说事件的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那事件的本质是不可能的,那与“可能”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其中就存在一个可能性的逻辑——主体在场;以及不可能的逻辑——他者在场,通过对使“宽恕”与“死亡”成为事件来举例,一方面说明自己的意愿意志能决定的行为,不会产生殊异意外结果,属于可能领域,不是事件。另一方面说明自我的行为活动是由超出他意愿意志或能力的他者如上帝、他人、无意识等决定的,其结果是非同寻常的、不可思议的、令人惊奇的,它才属于不可能领域,才是事件。这一部分不仅再次佐证“事件的本质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理解可能与不可能的范围的同时,也延伸了可能与不可能的关系,即可能是不可能的经验;不可能是可能的前提条件,不可能性必须位于可能性的核心部位,最后通过“承诺/威胁”、“正义/伪誓”来举例,再次说明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关系,这三部分是一个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佐证得到过程,以“事件的本质是不可能”为中心展开,通过上述所讲,总结出德里达的事件学理论研究实际上是对可能性诉求的解构,意味着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认知,去打破自身局限、保持自身的超越、更新,从而成为更好的自我。事件哲学虽然带着形而上学的底色,却将理论的触角深入我们的现实生活,相信带着对它的理解,我们将开启一条不断自我审视、自我革新的道路。

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周义豪同学对德里达《言说事件的不可能的可能性》的汇报分为三个部分:一、事件的表征和内核;二、行为性事件之解读;三、事件与文学。第一点主要从德里达对事件的阐述为主,表明事件的表征是诧异、震撼、惊惧之感,事件的内核就是一种不可能性。第二点主要是对几个例子进行解读来分析行为性事件。最后阐述事件与文学的联系部分。并提出疑问:事件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如何与文学研究产生联系?从作品到文本再到事件,文学研究正经历着一种转向,他认为我们应该看到事件不同与文本是因为一个事件的发生和结束,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用一种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事件,也应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文学,为当下的文学研究提供新的参照系和范本。

王敏老师在评议中指出,德里达关于“不可能”的“可能性”的探讨,具有哲学、伦理学、文学三个方面的内涵。从哲学层面来看,德里达“作为事件的发生之物只有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句判断,“不可能的情况”指的是跳出现有思想框架,就原有思想来说是不可能的,溢出性的思想才能让事件真正发生,这句判断肯定了事件的创造价值;从伦理学层面看,周义豪所谈到的“好客”“馈赠”等理论、王彩转所举的亚伯拉罕献祭的例子,都是很好的事件例子,说明了事件内涵的不确定性及其在伦理上的两难性质;从文学层面上看,小说虚构本身就是对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情况”进行揭示,是在现实框架之外的创造与生发,“可能世界”理论和事件理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刘欣老师推荐伊格尔顿《文学事件》,周义豪汇报的最后也结合文学作品谈到了事件理论对文学阅读的适用性,我们都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把事件哲学和文学批评结合起来,增加研究的思辨性。

四.事件的数学本体论与情感主体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刘少杰就阿兰•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节选)做了读书汇报,深入详谈自己的理解。他首先带大家简单回顾了思想的产生背景——二十世纪,传统的“形而上学”受到拒斥,形成了一股影响巨大的思潮。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等思潮异军突起,对传统形而上学从各个方向突围,而其目的就是对形而上学进行攻击和瓦解,宣布哲学尤其是本体论哲学的终结。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面对这一现状,开始重建哲学,宣布哲学仍然存在。因此,他建立了以数学为本体论的哲学。以“事件”打开主体寻求解放政治和共产主义的空间。而“事件”发生之后对“事件”的忠实由此而形成的真理,是雷蒙德·威廉斯意义上所言的“战斗的特殊主义”。巴迪欧的“事件”亦是从数学本体论的角度阐明了这样一种“战斗的特殊主义”的真理之产生机制。

对此,巴迪欧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坚持主体的存在。巴迪欧所坚持的主体是萨特式的大众,这种主体的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才会出现的,是一种后事件主体。第二,事件哲学亦承袭了法国科学认识论的传统。巴迪欧的事件从理论上实现的便是与现有情势的彻底决裂,同时开始运用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来分析事件哲学。第三,建基于拉康的理论才使得巴迪欧的哲学得以可能。拉康的三个东西对于巴迪欧来说至关重要,那就是数学和逻辑、作为不可能之真实、主体的形式化。

  接下来汇报的是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刘宇慧,她围绕卡梅洛·多托罗的《重思事件——差异,礼物,启示》做了读书汇报。在我们的时代,“爱正在备受威胁”。在巴迪欧《爱的多重奏》看来,哲学结构性地内含爱: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是哲学的起点,真理是终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迪欧对爱的重访,出发点是如此简洁而纯粹:“ 哲学 ”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 爱 ”是通向真理的通道。就当代关于爱的话语而言,巴迪欧至少区分出了如下四种完全不同的类型:商业主义、浪漫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同时,一反传统柏拉图主义、弗洛姆、黑格尔对爱的定义:爱的同一性。创新性的提出:二的真理,即爱不是达到完整性和统一性,不仅不是合二为一,而是一分为二。在爱出现之前,个体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具有差异性。在出现之后,这个一就被打破。导致我不再是过去的我,我出现了自我崩裂。两个不同的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彼此改变,面临新的事件。巴迪欧所承认的真正的爱不是试图获得同一性,而是要肯定差异性。爱,让自己变得更多样。在爱中不是让自己缩小,而是让自己扩大,这就是他所说的一分为二。一个人会用两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去抵达二的真理。相遇即事件,以忠诚的时间永恒性去让这个事件变得持续,则需要爱的建构,建构又让双方独立个体以全新视域面临全新事件,从而抵达爱的真谛。

  赵周宽老师指出了刘少杰分析巴迪欧从数学角度论证本体论的难度和挑战性,而数学本体论与刘宇慧讨论的“爱的事件”又互为巴迪欧思想对应和补充。接下来赵老师分享了如何在自己已有的人文知识基础上去对接巴迪欧提出的新的本体论的建构方式。首先,关于巴蒂欧对于数学本体论建构的执着来源:巴迪欧的集合和数理逻辑并不符合与之相对的学科逻辑,这是一种跨学科的结果,也导致了巴迪欧论证的艰难。巴迪欧想要通过数理去建立一个严谨的本体论大厦,而这正是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的西方思想的本源性追求,即用数学的方式表达所有知识的执念。关于《存在与事件》一书,对照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间和事件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它们都是流动的、生长的和不断蔓延着的。时间和事件是标志两位哲学家各自对存在论理解的独特入手之处。其次,赵老师解释了巴迪欧维护主体的原因。当一个事件发生,新闻稿中常常用物或人表示这个主体,但这是一个回忆性的陈述。但当事件发生当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发起者,人和事件处在共同的流动之中,即没有一个核心的主体。对比现象学中“生成”所强调的过程性以及海德格尔对事件描述时名词的动词化运用,这种事件本身混沌的发生使得主体存在出现悖论。这也是巴迪欧关注主体的原因,即主体在事件哲学中的被淹没。然后,赵老师探讨了事件的产生和对原本情势的破坏这一问题。赵老师以文献学家考证法国大革命启于谣言这个例子表达了当事件产生打破了原有秩序和逻辑所体现的流动性。而事件当下的产生即伴随着焦点的游移。

赵老师以巴迪欧爱的智慧作为本次点评的结束:在强调个体性的当下社会,巴迪欧对于爱的事件的理解体现出维持和改变事件共存的张力,是我们在爱中可以维持自我也可以走向他人。他的思想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哲学对于实在的追求,一方面又通过“爱”“事件”体现了其对共同体的维护。赵老师结合当下的疫情谈到,人从常态到断裂再到连接的状态这样一系列的感受,而这些感受结合到事件理论中来,可以化成一种极富活力的、让生命自身力量不断延续的张力。

韩伟院长全程参与了上、下午两场汇报活动,并在最后对这次读书会进行点评、总结,主要包括三点:一、充分肯定“事件哲学”的探讨价值和本次读书会的意义。“事件”作为一种正在取代“文本”范式的文学范式,倡导意义生成的动态性和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因而对于这一理论的深入学习,能够激发思维,引领我们重新审视文学作品,从而生成有价值的选题、增加研究的理论性,因而我们需要深入学习。二.肯定了每一位汇报同学的努力和老师们在评议中显现的知识素养,同时,要求研究生同学继续关注学术前沿、学术热点问题,及时掌握学术动态,大量阅读并关注新理论文献,认真钻研以便于有意识地将新的理论运用于研究领域。三、对读书会制度的进一步规划和安排。韩院长希望读书会形式长期进行下去,吸引文学学科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踊跃参与,让每一次读书会都真正有益于研究生的成长;也希望同学们在会后继续深入思考,多多总结,从而将所学内化成素养,为今后学术研究所用;鼓励同学们通过不断学习和积极思考,生成自己的问题,找到属于学习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本次疫情期间线上读书会圆满落幕,同学们都受益良多。通过12位同学的深度发言以及老师们的精彩点评,同学们对于“事件哲学”这一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次读书会为中文学院研究生提供了前沿理论,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培养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未来在自身专业的领域获得更大提升。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电话:029-85319227  电子邮箱:wxyb@xisu.edu.cn 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版权所有 2019-2020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