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举办了以“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为主题的研究生读书会。读书会分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两场,分别由高依诺和刘明雨主持,12名研究生主讲,教师孙霄、苏永前、孙旭、乔琦、陈兰薰、邹莹进行点评。学院文学类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读书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贾方白在以《<沙乡年鉴>中的“大地伦理”观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为题的分享中,以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和“生态中心主义”为基本原则,认为生态伦理学困境的突破,正在于从“大地伦理”必须走向“大地美德”的可能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李晓雪以《论麦尔维尔的生态思想》为题深入分了麦尔维尔海洋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探索麦氏文学创作生态思想的追寻,勾勒出作家建设人类诗意家园的生态情怀,为解读麦尔维尔作品提供生态维度视角。孙旭老师肯定了两位同学的选题和表达,并在点评时提出,生态文学的研究仍需落在哲学维度,建议同学们参考海德格尔哲学,从存在论的角度落实生态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王靖雯《儒家“天地之心”与惠特曼的生态智慧》通过细究惠特曼的诗歌创作及理论建构,可发现他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一生态研究的中心问题的思考,与中国儒家学派中的“天地之心”观念具有广阔的契合之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郑雅芳《栖居之“尺度”——陶渊明筑造的东方“澄明之境”》探讨了陶渊明于“此在”中所筑造的物化世界们,认为陶渊明笔下的“敝庐”“耕织”与其诗歌本身同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内涵交相辉映。邹莹老师指出两位同学研究中的优点与不足,同时与两位同学进行了关于论文内容的讨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高依诺《从生态效度到生态疗法:爱默生<论自然>中的生态心理学智慧》认为,爱默生在《论自然》中展示了一种独特的,以生态世界观、人生观和心灵观为核心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态观念。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刘明雨《论<耻>中生态失序与复魅》库切的作品《耻》作为一部重要的种族主题小说,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维度:作家将对生态危机与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嵌入小说叙事中,形成了独特的“更高层次的真实”的创作方式。陈兰薰老师认为读书会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同学们可以从老师的点评中寻找自己的不足,老师更是可以从学生身上看到多样的研究角度与新意。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李欣悦《生态批评视域下<北京折叠>中的三重空间》认为,《北京折叠》内含宏大而丰厚的生态思想,作者郝景芳借由三重空间的书写,向读者展示了她基于自然、社会、精神等三重维度的生态思考与剖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于欣鑫《论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在比较文学视野下以东西方生态文学的源起为始,以生态文学作品为例,寻求生态文学发展的根基与存在的必然性,探讨东西方生态文学的连接与共融点,促使生态的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苏永前老师从比较文学的宏观视野,讨论了生态文学中西比较的可能性,肯定了两位同学论文写作的视角,同时指出论文题目过于宏大等问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叶敏在《从瓦尔登湖到缅因森林——论梭罗自然书写中的荒野想象》一文中提出,作为梭罗守护的自然,荒野寄托了梭罗对荒野的浪漫想象,即通过对荒野的回归达到对人类野性精神和诗意文明的复兴。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杨雨晨《孤独的栖居地——雪莉·杰克逊<邪屋>的生态批评解读》小说通过展示“山屋”与孤独者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体现了雪莉·杰克逊对环境与人类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索,以及对孤独的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孙霄老师从生态理论的引入和论文关键词设计和逻辑架构等方面,对发言的两位同学论文中的亮点和不足都进行了点评。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摆璐璐《生态自然美学:气氛美学的物及其迷狂》基于德国哲学家格诺特·波默关于气氛美学的理论展开论述,探讨气氛作为生态美学核心概念等价值和意义,分析感性经验和感性知觉作为生态自然美学主题的可能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刘勇君《处所与认知:<雪落香杉树>的生态书写分析》从处所依附、处所标记和处所剥夺几个层面来分析《雪落香杉树》的生态书写特色,探究了特定自然区域对人的情感认知、生态身份认同及人性的发展问题。乔琦老师通过《阳光下的棕榈树》一诗,延续两位同学的发言内容,探讨了生态文学中的生态意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本次读书会聚焦于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与中西生态理论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参与发言的十二位同学围绕生态文学与生态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不同角度和层次的阐述,选题广泛,研究深刻,相信对同学们都有很大的启发。各位老师对发言同学的点评也十分详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令同学们受益匪浅。